(吉隆坡/新加坡/北京路透电)马来西亚致力于发展成为区域数据中心枢纽,成功吸引众多科技巨头的投资。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数据中心投入运作,马国电力和水资源的局限开始显现,加上美国拟对高端晶片实施出口限制,数据中心在当地的扩张速度开始放缓。
业内人士和分析师预计,这将导致中国企业通过马国获取美国制造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晶片的管道愈加受限。
近年来,受土地和电力成本低廉,以及强劲的AI需求前景推动,马国吸引了微软、亚马逊、谷歌、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中美两国的科技巨头前往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其中,邻近新加坡的柔佛州成为焦点。
根据柔佛州官方数据,截至今年第二季,柔佛已批准42个数据中心项目,总值超过1640亿令吉(约501亿新元)。
不过,面对电力和水资源局限的压力,以及美国政府的压力,马国当局正收紧数据中心扩张速度。
负责投资、贸易、消费人事务与人力资源的柔佛州行政议员李廷汉说,去年设立的数据中心协调与发展委员会拒绝了约30%的新投资申请,理由是这些申请未能在节水与节能方面提出可持续方案。
此外,美国因担心中国利用境外数据中心获取受管制的AI晶片,计划限制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等公司对马国和泰国出口AI晶片,促使马国政府在今年7月规定,所有美国生产的高端晶片若要从马国出口、转运或过境,都须向政府申请战略物品贸易准证。
专家指出,中国自2021年启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中企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签署国推动布局,而马国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持续警惕及防止中国AI能力崛起,导致马国等东南亚国家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关税,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数据中心发展计划。这种情况也迫使一些中国数据中心营运商,透过分拆、改名等方式,淡化与中国母公司的关联,以分散监管与贸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