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综合讯)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自2022年起展开的研究显示,雅加达的雨水样本普遍存在微塑料,对环境和居民构成威胁,引发人们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的新担忧。

根据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在雅加达沿海区域的雨水样本中,平均检测到每日每平方米约15个微塑料颗粒。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雨季,污染物的沉积速率相对较高。

这是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研究人员于2022年开展的研究项目的报告,最初发表在期刊《海洋污染公报》上,近日才提交给雅加达环境局。

雅加达环境局局长阿塞普10月1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塑料污染已不再局限于海洋或河流,如今已蔓延至雅加达上空。我们认为这是环境发出的警报,必须迅速采取协同应对措施。”

延伸阅读

报告:塑料危害各年龄层 健康成本达1.93万亿元
报告:塑料危害各年龄层 健康成本达1.93万亿元
印尼微塑料污染严重 环保组织揭示人体危害
印尼微塑料污染严重 环保组织揭示人体危害

他补充说,官员们已开始扩展城市监测系统,以追踪空气和雨水中的微塑料情况。

印尼环境部长哈尼夫星期三(22日)说,微塑料污染主要是由未经处理的塑料垃圾堆积在雅加达各地的垃圾填埋场所致。由于缺乏适当的废物处理措施,塑料碎片不断降解并扩散至空气和雨水中,因此,政府计划在雅加达建垃圾发电厂,以缓解问题。

他说:“雅加达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若不立即采取行动,微塑料将持续污染水和空气。”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一般源自较大的塑料制品,并随时间推移降解成纤维、泡沫、微珠和碎片等形态的微小甚至微观碎片。

这些颗粒源自人类的各种活动,从随意丢弃到焚烧垃圾,使得微塑料循环延伸至大气层,再随雨水降落,对水、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海洋和陆地动物可能会意外摄入这些颗粒,并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  

当微塑料通过吸入或摄入等方式进入人体后,会进到血液循环系统,最终沉积在肺部等内脏器官的脆弱部位。科学家警告,长期接触微塑料可能引发炎症、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及其他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