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沙巴州选举星期六提名,全部73个选区均出现多角战,参选人数最多的区有14人角逐、最少的区也有4人竞争,总共有596人提名,创沙巴选举史上纪录。
分析普遍认为,沙巴州选是对安华政府支持度的考验,同时也是马国政局与民情变化的重要风向标。
沙巴州选举提名星期六(11月15日)顺利完成,所有候选人的提名表格均获接纳,州内25个提名中心也未出现骚乱。根据选举委员会资料,本次共有23个政党参选,无党籍候选人有74人。参选人数最多的是土律选区,共14人;最少的是史那浪和摩罗带选区,各有4名候选人。
沙巴原任首席部长、沙巴人民联盟(简称沙盟)主席哈芝芝在苏拉曼选区遭遇五角战,四名对手皆为新人。哈芝芝自1990年起担任苏拉曼州议员,本次是他第九度寻求连任。
与此同时,沙巴国阵主席邦莫达在拉末选区陷入六角战;民兴党主席沙菲宜在史那浪区陷四角战;沙巴民主行动党主席冯晋哲从路阳区转战里卡士区,面对五名竞争者。
冯晋哲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坦言,本届选举竞争激烈,是沙巴民主史上的重要时刻。他呼吁选民理性投票,“选出能做事的候选人”。
沙巴州选举竞选期为14天,11月29日投票。
近年来,东马民众对《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MA63)的认识加深,沙巴本土意识明显提升。《联合早报》记者在亚庇提名中心观察到,许多本土政党支持者高喊“沙巴人的沙巴”(Sabah for Sabahan),并认为本土政党更能捍卫当地选民的利益。
有分析认为,本次选举已成为全国政党与本土势力的对决战场。沙巴大学社会科学院高级讲师李国宗受访时说,本土意识的崛起对被视为“西马政党”的人民公正党和民行党不利。
他指出,本土意识在土著选民中尤为强烈,但华人选民中也出现“反风”。“在华人选民中,民行党与在野的民兴党竞争激烈,几乎没有任何选区可以稳赢。”
近期,“四成税收”的争议也成为选举焦点,本土势力借此批评联邦政府对沙巴不公。
亚庇高庭于10月17日裁定,联邦政府须将1974年至2022年期间沙巴上缴的净税款40%归还州政府。联邦政府虽表示不会对判决结果上诉,但会就判决理由提出上诉。这引发部分选民不满,认为联邦政府缺乏诚意,只是在钻法律漏洞。
首相安华领导的公正党,原本在沙巴议会仅有两席,此次派出10名候选人参选。安华日前亲自到沙巴公布候选人,提名日下午再次抵达亚庇展开两天访问行程,为希望联盟候选人助选,足见他对这一选举的重视。
分析普遍认为,这次沙巴选举是检验安华支持度的试金石,也将成为全国政局走势与民情变化的重要风向标。若希盟政党失利,将被视为选民对联邦政府不满的反映,并可能影响下届大选的时机。
此外,本次选举也考验联邦政府成员党之间的合作默契。尽管希盟、国阵与沙盟达成合作协议,但在摩约、金马旺和加拉敏丁选区仍出现候选人重叠上阵的情况。
在这之前,沙巴州由沙盟与希盟合作执政。然而,过去一年接连发生不利执政联盟的事件,包括沙盟多名议员涉嫌贪污、13岁女童扎拉命案以及政府救灾不力,民怨持续累积,为选情增添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