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宠物鸡

养鸡爱好者陈兴杰(图右)和王靖财(图左)等人在去年6月成立了本地首家鸡只救助站Chicken Adoption Rescue SG。(龙国雄摄)
养鸡爱好者陈兴杰(图右)和王靖财(图左)等人在去年6月成立了本地首家鸡只救助站Chicken Adoption Rescue SG。(龙国雄摄)

字体大小:

本地首家鸡只救助站Chicken Adoption Rescue SG的两名创办人陈兴杰和王靖财表示,领养宠物鸡者须提供在家设置好鸡舍的证明,向鸡只救助站捐赠40元等值的动物饲料或用具,以及收养后的三个月提供鸡只状况照片,确保它们处境良好。

养宠物鸡近年在本地蔚然成风,不过因鸡鸣噪音和异味等原因,弃养事件也逐渐增加。

养鸡爱好者陈兴杰(23岁,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学生)和王靖财(55岁,建筑公司老板)等人在去年6月成立了本地首家鸡只救助站Chicken Adoption Rescue SG(以下简称CAR)。

借助网络平台的宣传,由几名义工打理的CAR至今已帮助近200只鸡找到新家。

CAR设在白沙一带远离住宅区的农场内,占地面积仅约七平方米。王靖财每天上班前,都会先开车到农场清理鸡舍、补充鸡只的饮用水和食物。陈兴杰就负责对外联络事务,例如与学校及养老机构等合作,向公众介绍这个爱好和饲养方法,也曾参加由民众俱乐部举办的网络对话,鼓励有地住宅业主收养区内的流浪鸡。

王靖财介绍,本地常见的饲养鸡种包括乌骨鸡(Silkie)、矮脚鸡(Serama)、婆罗门鸡(Brahma)、日本矮鸡(Japanese bantam)和甘榜鸡(Junglefowl)等。记者现场所见,暂住救助站的10来只鸡毛色亮丽光鲜,极为好看。

王靖财说,这些鸡种也是CAR常救助的。它们有的在住宅区流浪,被人发现后转到CAR,也有的是饲主不能继续饲养,通过CAR寻找新主人。“它们往往在救助站住不到几天,就能找到领养人。”

领养者须提供在家设置好鸡舍的证明,向CAR捐赠40元等值的动物饲料或用具,以及收养后的三个月提供鸡只状况照片,确保它们处境良好。

陈兴杰说,本地养鸡热从三四年前开始,同好人数不断壮大,陆续成立不同面簿群组,交流养鸡心得,人数达数千人。

他从小就在有地住宅住家饲养狗和兔子等宠物,目前养了10只乌骨鸡,这也是本地条例规定的住家家禽饲养数量顶限。“新加坡人有这样的迷思,认为鸡的存在只是为了下蛋和制成鸡肉,不能拿来当宠物。但其实很多鸡种是观赏用途,是像猫狗一样的人类伙伴。”

陈兴杰说:“观赏鸡其实很聪明,像是乌骨鸡有相当于三岁宝宝的智商,经训练后会跟着人走,与人互动,还会下蛋,寿命可达10年。养它们乐趣无穷。”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