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地铁被淹 新加坡地铁如何防洪?

中国河南省过去一周遭遇连续极端降雨,暴雨中心郑州沦为泽国,7月20日一小时降雨达201.9毫米,打破中国陆地的历史纪录。(路透社)
中国河南省过去一周遭遇连续极端降雨,暴雨中心郑州沦为泽国,7月20日一小时降雨达201.9毫米,打破中国陆地的历史纪录。(路透社)

字体大小:

一场千年一遇的暴雨引发洪水冲过地铁站台与隧道、车厢内乘客困在与肩同高的雨水中苦苦等待救援,造成至少12人死亡。

这不是电影情节。中国河南省过去一周遭遇连续极端降雨,暴雨中心郑州沦为泽国,前天(7月20日)一小时降雨达201.9毫米,打破中国陆地的历史纪录。有气象站一天录得的降雨更超过当地全年平均降水总量。

截至今天中午,这场天灾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八人失踪。

倾泻而下的雨水涌进郑州五号线的地铁站台并形成急流,位于两站之间的列车停驶,车厢内的人困在水中,水位涌到他们的胸口处,加上缺氧,有乘客一度绝望地开始向家人交代身后事。所幸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将多人救出。

全球暖化导致极端气候逐渐显现,新加坡也遇到更强和更频密的降雨。

光是在上周,全岛就遭遇数场瓢泼大雨,其中武吉班让在7月13日的头12小时录得110.2毫米的降雨,这相当于过去30年7月总平均降雨量(146.6毫米)的75%。全岛至少七处地区的沟渠和水道的水位已达到90%,有突发性淹水的风险。

2017年,我国曾发生碧山地铁隧道积水事故,导致南北线地铁服务瘫痪20小时。虽然这起事故更多是人祸(水泵疏于检修而职员伪造维修记录)而非天灾,但我们如何未雨绸缪,做好地铁淹水防护?

一般而言,地铁系统的防洪措施是以挡为主,以排为辅。

【如何挡水?】

本地所有地铁站的出入口都要高过周边地面,图为宏茂桥地铁站。(海峡时报档案照)

本地所有地铁站的出入口都要高过周边地面(所以知道为何进出地铁站总要先爬几步楼梯了吧)。根据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于2018年12月发布的第七版《地表水排水业务守则》(Code of Practice on Surface Water Drainage),这一高度为至少1.3米。

自2012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35个处在低洼地区、有淹水风险的地铁站安装了防水闸。同样地,根据《守则》,它要比地面高出至少1.3米。

陆交局曾在丹戎巴葛、乌节路、莱佛士坊、政府大厦、诺维娜和小印度等地铁站安装防水闸门。(档案照)

陆路交通管理局在2017年的一份文告中写道,“随着这些(防水闸)工程的完成,所有目前和未来的地铁项目,包括滨海市区线(Downtown Line)和汤申—东海岸地铁线(Thomson-East Coast Line)的项目,将满足公用局《地表水排水业务守则》中规定的防洪要求。”

【如何排水?】

为避免地铁隧道再积水,陆路交通管理局与SMRT改良了碧山地铁站的抽水系统,采取了多项关键措施。(档案照)

这些业务守则的细节还包括,地铁安装的水泵排水力要以百年一遇(发生概率相当于每年1%)的暴雨强度为标准,以及时排出因不可抗因素流入地铁系统的雨水。在持续10分钟的降雨中,水泵最大负荷应为280毫米/小时的降雨强度。

疏导地面积水时,须导流到与地铁等地下设施隔开的地面排水管道,不能与地铁系统使用同一管道。

地铁的抽水与排水系统要全自动化,并配有监控系统,允许操作员远程监控集水池中的水位和水泵运行状态。另有一个独立的水位传感器,当集水池来到极高水位时,会自动触发警报。

此外,每个地铁站都须配备备用燃料发电机,确保水泵可以不间断运行,以及由水泵和排水管组成的备用排水设备。

平日做好防范工作,才能在发生极端暴雨事件时保护乘客安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