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派驻海外 吸取跨国经验

倪美君已先后在花旗银行六个部门任职过。(图/报业控股)
倪美君已先后在花旗银行六个部门任职过。(图/报业控股)

字体大小:

世界金融巨头花旗集团给与员工出国工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借助银行全球性的资源来提升自己,成为能轻松游走国际的专业人士。


工作两年 获纽约培训6个月

陈珊珊刚获擢升,领导花旗接下来重点发展的亚太区花旗私人高净值客。(图/报业控股)

陈珊珊在加入本地花旗银行的短短两年内,就被点名参加美国花旗总部主推的全球人才培训计划,前往纽约上课和实习六个月。当时,来自全球各地花旗分行12名获选的员工中,她是唯一的新加坡人。

这也奠定了陈珊珊(42岁)随后在事业上的快速发展。

她最近刚获擢升,目前负责领导和推动亚太区花旗私人高净值客户的业务。花旗私人高净值客户属于财富管理业务的一部分,近年来的业绩取得双倍数的成长,因此成了花旗接下来几年加大发展的重点业务。她的部门所服务的高净值客户可投资资产额介于1000万至2500万美元之间。

她回忆在2003年接获通知已被花旗录取成为管理培训生的那一刻,心情有多兴奋。“花旗的管理培训生计划当时在业界非常有名,很多人都知道花旗能够给予新人非常高素质的训练,我无法抗拒。”

于是,她离开原本的合并与收购工作,加入花旗,一步一步亲身验证了花旗栽培人才的积极和严谨。加入花旗以来,陈珊珊凭着出色的表现,不断获得各种提升机会,转换了多个部门,以全面了解集团中不同种类业务的操作情况。

“因为这份工作,我经常在国家之间来回,接触到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情文化,向人学习,也成了别人学习的对象。和人交流让我每天都得到新的刺激,培养出宏观的视角,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个方面。” 陈珊珊说道。

2015年,为领导财富管理业务做准备,她再度被派驻纽约工作。她表示,在国外的学习让她的视野变得更宽广,也从资深管理人的经验分享中受益良多。同时,她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人士结为朋友,建立起更广的人际网络。

“跨国公司拥有全球性的资源,可为雇员提供很多国外学习的机会。除了学习,我们也把亚洲的声音带到国外。”


派驻海外工作 吸取跨国经验

拥有派驻上海和泰国10多年的经验,让本地银行家倪美君的视野变得更宽广。(图/报业控股)

从管理培训生开始,倪美君已先后在六个部门任职过,先后被派驻泰国和中国的公司,吸取了多方面的跨国经验后,现在回返新加坡领导花旗全球消费者银行业务旗下的新加坡信用卡及个人贷款业务。

现年43岁的倪美君一加入在本地的花旗银行,就给与表现的机会。她回忆在当初刚加入公司几个月后,上司就问她要不要尝试管理一个12到16人的团队,当时让她感到受宠若惊。

随后,她被派往泰国任职两年,后又被派往上海任职了11年,并于去年回到新加坡。

“我在公司差不多每年都有受训的机会,有时一年参加好几次,有的是实体,有的在线上。身在花旗,无论在新加坡还是国外,我们的学习从不会停止。”

与陈珊珊一样,倪美君也从女性领导人才培训计划中受益。这是一项为培养女性高层管理人员而设的计划,目的是加强女性的领导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为更大的挑战和任务做准备。计划也帮助女性扩展专业网络,朝“女中豪杰”之路迈进。 

“到纽约参加女性领导人才培训计划是一次难忘的经验。我们在那里一个星期,观摩顶尖大学讲师、业界资深高层人士的演讲,学习如何让自己更具竞争力,也认识了很多人。” 倪美君说道。


公司的全球资源 工作接触面更广

目前派驻伦敦的翁树伟认为,新加坡人在国际舞台上有优势,若加入跨国企业,将能够从全球性资源中受益良多。((图/受访者提供)

目前派驻伦敦的翁树伟(40岁),是花旗集团的金融科技领导人才,同时也身兼数职。

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他,不仅受到本地多元文化的熏陶,在求学时期接触的外国教师也为他开启了世界观。加入花旗后出国工作的经验,帮助他成为轻松游走国际的专业人士。

“花旗非常鼓励员工出国工作,借助全球性的资源来提升自己。在伦敦这里,还有大约10名新加坡人跟我一起工作。这里企业文化很开放,个人的想法能随意分享,能者就能得到赏识。除了伦敦的同事,我也因为管理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的市场,每天都在不同的语言、文化、接触方式之间转换,练就了我的适应能力和包容度。”

翁树伟负责欧洲、中东及非洲区数码及金融科技领域业务的开发,专注在外汇及付款科技。同时,他也是监管花旗英国伦敦市场的企业销售与解决方案总经理,并且领导全球企业销售业务的品牌及市场策划。

2005年加入花旗后,他首先专注学习外汇,后转到消费者银行部、信用卡、财富管理等部门任职。由于对数码科技有兴趣,他开始涉足金融科技领域。

翁树伟说:“加入花旗短短两年,我就获得机会参加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出国扩展视野。我曾在被派到香港工作三年,在香港工作时认识的前辈,到现在还是我碰到困难时寻求意见的导师。”

新加坡的国际化 造就国人的优势

翁树伟表示,新加坡就和伦敦一样,是个非常国际化的大都会,他从新加坡过去伦敦完全没有适应问题。他认为,新加坡本身的环境早已为新加坡人走向国际做好准备,从多元种族的社会到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外来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新加坡人,变得容易接受任何可能性。

他表示,在管理区域工作时,他必须和33个市场、七个不同国籍的人打交道,尽管文化差异大,但新加坡人并不难适应。

他解释说:“这是新加坡人的优势。我必须说,在一些没有外资企业的国家,人们想要进入外企工作还必须到国外去申请。但在新加坡,我们很幸运,许多跨国公司向我们敞开门户,我们怎么能不把握?”

倪美君也同意说道:“在新加坡,我们很幸运能够同时看到两种市场文化,即新加坡本土和整个区域。(在花旗新加坡)我们同时学习两方面的经验,或转换部门去磨练自己,都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花旗新加坡所服务的客户来自超过160个国家及地区,因此锻炼员工从多元角度思考,学会接纳和包容极为重要。

谈到花旗的企业文化,三名受访者都认为,公司的各方面都展现出多元性和包容性。无论来自什么背景,员工都有表现自己的空间,这激发出许多有创意的点子、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陈珊珊说:“我们对公司有很强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大家以共同的目标为本,专注前进的同时又可交换很多资源,能够从多元化的视角来看事情。”


新加坡为区域枢纽

花旗的科技中心坐落在新加坡,它汇集了多个区域和全球的科技技术。((图/Getty Images)

花旗集团在1902年来到新加坡,现在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国银行之一。它在全球雇有21万名员工,在新加坡聘则请大约8500名员工。

新加坡目前是花旗在全球最大的三个货币交易场地之一,以及它在亚洲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

在科技方面,花旗的科技中心坐落在新加坡,它汇集了多个区域和全球的科技技术。它在全球设有三个网络安全融合中心,其中一个就设在新加坡,可为160个国家提供技术支持。花旗还把在全球五个数据中心的其中一个设在本地,以服务17个亚太区国家。

花旗计划在2025年之前,把资产管理规模(AUM)增加到目前的三倍,客户人数增加2.5倍。因此,消费银行业务将在本地增聘1500名员工,包括330多名关系经理,以及保险、房贷专家等。

疫情之下 仍加大培训力度

另一方面,花旗仍然把培养金融界领导者视为始终坚持的理念。琳琅满目的培训及提升计划不仅吸引优秀人才慕名而来,也成了内部员工努力奋斗的目标。

事实上,即使在冠病疫情期间,花旗也没有缩减培训开支,还推出了更多计划。去年,花旗根据新常态的工作模式与生意需求调整了培训计划的内容,以让员工在知识和技能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从基层员工到董事总经理都有机会接受培训,甚至还能通过受训而获得升职。以数码服务顾问阿末.纳音为例,他原本的工作是接听来电,帮助高端客户解决数码银行服务的问题。在专业转换计划下,他上了18个月的课后,本月升任客户服务体验经理。

 

【“迈向国际 心系狮城”系列 八之三,本系列由贸工部呈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