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在昨天傍晚发表的国庆献词中说,疫情给社会带来压力,引发一些须解决的难题,包括缓解新加坡人面对外籍员工竞争所产生的焦虑情绪、扶助低薪工人,以及处理种族与宗教课题。
政府将调整政策,以更好地管理外籍员工的素质和人数,避免他们过度集中在某一些领域。
新一波疫情逐渐受控,新加坡也在今天迎来56周年国庆。李显龙总理在昨天(8月8日)傍晚发表的国庆献词中说,在与冠病的搏斗中,新加坡人通力合作、守望相助。但与此同时,疫情也给社会带来压力,引发一些须解决的难题,包括缓解新加坡人面对外籍员工竞争所产生的焦虑情绪、扶助低薪工人,以及处理种族与宗教课题。
在外来竞争上,李总理说,外籍员工有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外来人才与技能同本地劳动队伍相辅相成,可促使更多企业在本地投资,进而为新加坡人创造更多工作。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新加坡人都明白,为了我们的经济需要,我们必须接纳各地的人才与技能。”
然而,外籍员工和本地员工也可能互相竞争。本地员工失去受聘或升职机会时,会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一些外籍员工和他们的家人由于还没有完全习惯本地的社会规范和融入本地社会,偶尔也会跟新加坡人发生摩擦。
“我理解新加坡人的担忧和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会调整政策,以更好地管理外籍员工的素质和人数,避免他们过度集中在某一些领域。如果我们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能够继续引进外籍员工和新移民。这是必要的。”
确保低收入者生活实质提升 是包容性经济增长重要部分
李总理重申,排外有损国家的根本利益,破坏新加坡作为国际和区域枢纽的声誉,最终也将流失工作和错失许多机遇。“更重要的是,这同我们保持开放,接纳各种差异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些是我们维护的价值观,让新加坡不断取得繁荣与进步。”
低薪工人在疫情中受到最大冲击。李总理强调,确保低收入者的生活实质提升是包容性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
他在普遍视为为月底国庆群众大会演说铺路的国庆献词中说,低薪工人储蓄不多,疫情期间甚至收入减少或丢失饭碗,政府因此给予他们更多帮助,度过危机。
长远而言,我国经济对技能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因此应不断扶助低薪工人。由劳资政三方组成的工作小组正制定措施,改善低薪者的生活和就业前景。这些措施会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并为提升技能和职业发展带来新机会。
我国在抗疫过程中经历不少波折。李总理说,我国抗疫的情况在先前已经取得良好进展时反弹,让许多人感到格外失望和受挫。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民众自律、政府多个纾困配套,以及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各方的支援,让我国能够应对各项挑战,也成功保障民众和客工的安全。
李总理说,我国在建国道路上经历风雨、克服万难,才有今天的新加坡。接下来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会不时出现新的危机,再次考验国民的团结和毅力。
“我们在应对冠病危机时,展现了坚强刚毅、齐心协力的精神……我有信心新加坡能不断建设更和谐的社会、更繁荣的经济、更成功的国家,让子孙后代安居乐业,让我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