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补习班或增益课程,若是为了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对拓展他们的的见识和技能有一定益处。但这类课程若沦为争夺高分的工具,就失去意义,毕竟成功的定义不仅限于学业成绩。
教育部长陈振声昨天在由公共服务署和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联办的线上论坛上,就一名与会者对本地学生是否过于依赖补习的提问,表达他的看法。
“如果学生在校外上很多课程,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扩展技能,我是相当乐见的。但学生如果上补习班不只为了考试及格,而是为争夺高分数,那我就颇为担心。这么做等于把成功的定义看得过于狭隘。”
学生上补习班或增益课程,若是为了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对拓展他们的的见识和技能有一定益处。但这类课程若沦为争夺高分的工具,就失去意义,毕竟成功的定义不仅限于学业成绩。
教育部长陈振声昨天在由公共服务署和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联办的线上论坛上,就一名与会者对本地学生是否过于依赖补习的提问,表达他的看法。
“如果学生在校外上很多课程,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扩展技能,我是相当乐见的。但学生如果上补习班不只为了考试及格,而是为争夺高分数,那我就颇为担心。这么做等于把成功的定义看得过于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