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说,有时还是难以将个人和事业分清楚,以致影响到自我认同感。“培养正念和日常冥想帮助我在个人和事业之间创造一些空间。”

长期压力引发的健康危机,让年轻起步公司创办人重新思考人生和事业方向,如今他关心个人心理健康之余,也致力于通过应用平台协助企业照顾员工的心理健康。

约10年前,李超群(40岁)突然感觉胸口异常疼痛,一度以为是心脏病发作。不过,他接受全面体检后,医生告诉他有问题的不是心脏,而是压力太大。

医生建议他尝试通过冥想解压,他也在那一年前往印度静修。回国后,从事科技业的他决定调整事业重心,逐步转向推广心理健康和福祉,并在2017年创办心理健康公司MindFi。

李超群认为,心理健康课题在亚洲国家承受极高的社会偏见,使许多人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不敢说出或寻求帮助,有人甚至对个人相当差的心理健康视而不见。

他指出,年长者和孩童是较被忽略的群体。人们也须注意社交和工作圈子中的独居者,因为在居家办公的世界中,社会孤独感是非常强烈的。

“如果有人说他过去一年很忙,而你知道这个人是工作狂,请以朋友或同事的身份跟他们聊聊天。”

李超群本身坚持每天早上睡醒后冥想15分钟的习惯,以保持冷静和专注力,为一天的挑战做好准备。

他坦言,虽然已采取步骤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建立心理韧性,但有时还是难以将个人和事业分清楚,以致影响到自我认同感。“培养正念和日常冥想帮助我在个人和事业之间创造一些空间。”

李超群也说,疫情无疑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但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像通过运动和维持营养均衡来保持身体健康,我们也可以养成良好习惯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未来是预防性的,只有努力保持积极心态,我们才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