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扬 报道
tanky@sph.com.sg
在与冠病战斗的过程中,新加坡走的是防疫的中庸路线,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我国既没有贸然开放,也没有封闭起来,社交限制虽然造成了许多不便,但人们大致上还能正常生活。
冠病疫情暴发时,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非常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来压低染病人数,但人们对频密的封锁及旅游禁令感到厌烦;另一些国家的人民在享受更多自由的同时,却付出了疫情大规模暴发推高死亡人数的代价。
王乙康昨天在欧洲商会闭门对话上强调,本地医院未曾不堪重负,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不过,我们的边境管控措施相当严格,本土病例激增时还会进一步收紧。
他说,面对冠病疫情,新加坡选择吞下苦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如果我们鲁莽地开放,那就不再是新加坡了,人们在疫情中的体验就会和纽约或者伦敦的相似,那他们会想要离开这里,而不是要求返回。”
王乙康相信这样的防疫方式是正确而且慎重的。“人们并不因为我们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珍爱新加坡,公共卫生更不能随便。”
冠病疫情凸显了新加坡必须接入全球市场的基本现实,我国会继续向世界开放,也会欢迎、促进以及保护外国投资,通过引进外国人才来填补本地的缺口,以及扩大自由贸易协定网络。
王乙康说,新加坡的价值在于良好的治理,任何事物都能正常运转,而且国家安全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照顾到新加坡的每一个人,就算在疫情当下也是如此。”
本地人口虽然没有面对严重的感染风险以及死亡威胁,但为数甚多的人们依然决定接种疫苗。王乙康认为,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互信,而这种信任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来自政府行动的一致性、对新加坡的局限性的认识、长远的目光,以及保持新加坡安稳的强烈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