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冠病危机展露了一丝曙光,那就是它让全体人民更加团结一致,并且加强大家的社会责任感。

正如先辈在战争与贫穷中共同拼搏,铸就了强烈的共同回忆与命运,财政部长黄循财希望民众走出疫情阴影时,也有更强烈的团结意识和对彼此的责任感。

他昨晚(8月24日)在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会举办的常年部长论坛上致辞时说,许多地区出现官民对立,甚至是对抗的局面,我国人民不可忘记官民其实同属一个“新加坡队”。

“正如我们在疫情期间一直所做的,我们在合作和努力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

他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与政府总是抱有相同看法,相反地,政府期待也欢迎人民提出多元看法与观点。政府必须仔细考虑并做出抉择,因此每当提出新政策,总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黄循财说,过去19个月的抗疫经历令他对此深有体会,每次落实新措施,总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他认为关键在于,透过收集更多想法与反馈,政府能够聆听不同观点,也促进对彼此的了解,从而改善决策过程。“我们意识到就算存在差异,能够把我们团结起来的,总比分化我们的多得多,因此我们能够着眼于共同目标,并肩前行。”

黄循财也阐述了我国的抗疫战略。他强调,我国须根据国情找到合适的抗疫道路,即便是在逐步回归正常生活之际,首要目标仍是尽量减少死亡和伤害。

他说,人们对于重新开放的步伐与程度持不同意见,有者认为我国动作太慢,虽然已达非常高的疫苗接种率,却不像美国、英国和欧洲等地区般大规模地开放;有者则认为我国过于急进,质问为何不像中国和新西兰那样继续采取严格措施,让病例趋零。

我国情况不同 不愿像西方“爆炸式”开放

黄循财解释说,我国意识到冠病无法完全消除,人们必须适应与冠病共存。

虽然中国和新西兰等国家有非常低的感染率,但关键差别在于我国的接种率明显更高。“我国是全球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给予我们安全重新开放的信心。”

同时,我国也不愿像许多西方国家那样“爆炸式”地开放,它们当中好些已经历过大规模疫情,也已为包括年长者在内的多数人群接种,因此更有把握全面开放。

他说,我国目前面对的情况不同,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年长者的接种率,也要避免医院体系不堪重负,因此会采取循序渐进的重新开放战略。

黄循财也鼓励大学生们秉持先辈永不言败的精神,在逆境中再接再厉,同时积极参与打造人民与国家的未来。他说:“常言道,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政府会尽力支持你,与你并肩踏上精彩的旅程。请带着信心与希望前进,勇敢地为自己和新加坡创造下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