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群众大会2021:5件你必须知道的事

李显龙总理8月29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海峡时报)
李显龙总理8月29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海峡时报)

字体大小:

冠病疫情冲击人们生计,更加剧社会断层和其他潜藏问题。李显龙总理今晚(8月29日)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指出,要确保新加坡人的生活素质不断提高,一代比一代好,政府和人民须携手共同应对各种社会挑战,特别是如何帮助低薪员工、如何应对外籍员工所带来的竞争,以及如何谨慎处理种族课题。

以下是李总理演说的五大重点:

1. 三策略提高低薪员工收入

政府虽已通过住房、医疗、教育和退休等补贴扶持本地低收入员工,但在疫情期间,这些主要从事清洁、送餐和保安业的前线人员仍得面对不小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比较容易不保,积蓄也不多。为进一步帮助低收入员工提高收入,李总理宣布采纳劳资政三方的建议,通过三大策略改善这些员工的薪资条件。

一、雇主必须确保属下全体本地员工的月薪,达到1400元的“薪金门槛”(Local Qualifying Salary ),才能聘请外籍员工。目前,企业聘用外籍员工前,须按比例聘用月入超过薪金门槛的本地员工。李总理并未说明薪金门槛的施行日期,但他指出门槛标准将时不时调整。

二、渐进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零售业明年将成为第五个实施渐进式薪金模式的行业。餐饮业和垃圾管理业未来也会加入这个行列。

清洁、保安及园景业已强制实行渐进式薪金模式,电梯维修业则会在明年全面落实。李总理说,在渐进式薪金模式下,一名清洁工现可月领至少1200元。再过两年,这笔月薪将调高到至少1500元;到了2025年,则会提升到至少1900元。

三、政府将针对实施渐进式薪金模式的企业,推出新认证计划,目的是让消费者明确知道,哪些公司为本地员工提供“像样的薪水”。作为商品和服务的大型采购方,政府将发挥带头作用,未来只向获得“渐进式薪金标志”(Progressive Wage Mark)认证的企业进行采购。李总理并未说明认证计划的施行日期。

2. 立法助中等收入国人免受职场歧视

不只低薪员工,中等收入国人也因为外籍员工所带来的竞争,担心饭碗被抢走。李总理说,早在疫情暴发前,这些国人就已对持工作证件来新工作的外籍人士不满,而如今不明朗的经济前景使问题更加尖锐。

为缓解国人不安,李总理宣布政府将把现有的公平雇佣指导原则(Tripartite Alliance for Fair & Progressive Employment Practices,简称TAFEP)变成法律,更有力地对付歧视本地员工的雇主。

立法通过后,政府将新设一个与“雇佣纠纷索偿庭”(Employment Claims Tribunal)同质的审裁庭,专门处理涉及国籍、性别、年龄、种族、宗教和残疾的职场歧视案件。李总理说:“把劳资政公平与良好雇佣联盟的指导原则纳入法律是个重大的举措,它显示我们绝不容忍职场歧视行为。”

除了打造公平的职场环境,政府也会确保我国引进的就业准证和S准证的外籍员工,符合一定标准,以便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政府下来将持续稳健地收紧就业准证和S准证的条件,但不会猛然调高门槛,以免对企业造成伤害。

就业准证是发给担任经理、执行员或专员职位的外籍员工。他们的月薪至少要有4500元,金融业则至少要有5000元。年级较大、经验较丰富的员工,薪金门槛也较高。S准证外籍员工的月薪则至少要有2500元,薪水须与工作经验相符。这些员工须有大学文凭或专业文凭以及相关工作经验。

3. “华人特权”在新加坡毫无根据

前些日子,种族事件在本地接二连三发生,不但引发诸多争议,也掀起有关我国是否存在结构性种族主义、“华人特权”的讨论,影响到族群之间的感情。李总理在华语演讲中强调,政府在制定法律和行政措施时,在各族之间不偏不倚,不偏袒任何一族,所谓“华人特权”(Chinese privilege),在新加坡毫无根据。

李总理说,对我国各种族一视同仁,是新加坡最基本的建国政策,而这个方针获得本地华社的支持,华族为顾全大局也做出妥协,譬如在半个世纪前接受英语作为共同语言,让少数种族生活得更安心。对于作为人口多数的华社当年所做的重大让步,李总理表示感谢。“我们使用英语,也意味着只会华语和方言的华族,是处在不利的位置。因此,所谓的‘华人特权’,在新加坡是毫无根据的。”

不过,李总理也指出,平静的日子过久了,一些华人可能渐渐地把种族和谐视为理所当然,结果失去一些敏感度,忽略少数种族的感受。他在英语演讲中说:“我知道,比起多数种族,当一名少数种族成员要来得更辛苦……多数种族必须对少数种族同胞所关切的问题更敏感,我们也要有勇气表态,和种族歧视划清界限。”

李总理呼吁各族新加坡人继续以大局为重,互相妥协,因为“唯有这样,我们才能长久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团结”。

4. 处理种族事件刚柔并济

要根除种族歧视,就必须改变社会态度,但这费时费力。政府决定针对种族问题立新法,这不仅有利于政府集中权力处理种族课题,也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行为和态度。

李总理说,我国目前通过不同的法律来处理严重的种族相关违例行为。这些法律分散在不同的条文里,如刑事法典和煽动法令,而且大多针对犯罪行为和惩戒措施,甚少涉及规劝和改造。新的“维持种族和谐法令”(Maintenance of Racial Harmony Act)一旦通过,将把政府处理种族课题的权力加以整合,也会纳入一些柔性的措施,如勒令冒犯其他种族者停止冒犯行为,并要求他们进一步了解其他族群,从而修补关系。他说:“这样较柔性的做法能疗愈伤口,而不是留下怨恨。”

我国目前已有与“维持种族和谐法令”相近的“维持宗教和谐法令”。迄今,没有人在这项法令下受惩治。李总理说,法令的存在本身就已起到正面作用,帮助克制不包容的行为和促进宗教和谐。

李总理坦言,法律本身可能无法使人们学会彼此相处或彼此喜欢,但法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社会的良知,由此推动着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他说:“维护种族和谐法令将鼓励不同种族群体之间自我节制、相互包容。法令也表明,对新加坡而言,种族和谐比什么都重要。”

5. 回教徒护士可戴头巾

李显龙总理8月29日在新传媒大楼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详述政府下来如何帮助低薪员工、如何应对外籍员工所带来的竞争,以及如何谨慎处理种族课题。(海峡时报)

新加坡的种族政策须视国情需要而调整。随着戴头巾成为回教社群越来越重视的课题,政府经过长时间观察和考虑后,决定从今年11月1日起,允许在公共医疗领域服务的回教徒护士在工作时戴头巾。

李总理说,戴头巾已成为回教社群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显示世界各地,包括东南亚和新加坡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趋势越来越显著。而对许多回教妇女来说,戴头巾已成为她们信仰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种可以更深切表达身份认同的方式。

李总理指出,政府虽理解有越来越多回教妇女想戴头巾的意愿,但也必须慎重处理非回教徒的反应,以及头巾课题如何影响社群之间的关系,“因为戴头巾不仅是回教徒课题,而是国家课题。”。

根据政府过去这些年的观察,非回教徒对回教妇女戴头巾越来越习以为常,而戴头巾的回教妇女在多数场合与非回教徒社交时也相当自在,尤其是在医院里,一些戴头巾的非制服人员,与病患和同事都处得不错。此外,年轻人也更能接受种族和宗教之间的差异。

李总理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看待允许戴头巾的宣布。我们正谨慎作出调整,以确保继续维持种族和宗教和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