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昨午宣布,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下来将扩大服务范围,与企业及社区伙伴合作,帮助年长员工和弱势群体掌握数码技能,以打造具包容的数码未来。
数码乐龄计划推出一年多以来,已协助超过10万名年长者掌握数码技能。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下来也将通过与企业及社区伙伴合作,协助年长员工和弱势群体学习数码技能。
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属下的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SG Digital Office)自去年6月设立以来,已通过数码乐龄计划(Seniors Go Digital),进行超过25万次的数码科技培训课程,超过10万名年长者受益。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昨天(9月3日)下午走访裕泉民众俱乐部的数码转型社区援助站,并和年长者、数码大使以及裕廊西505座巴刹和熟食中心的摊贩交流互动。杨莉明受访时宣布,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下来将扩大服务范围,与企业及社区伙伴合作,帮助年长员工和弱势群体掌握数码技能。
“除了年长者以外,社会中的其他弱势群体如听障人士也能从计划中受惠,因此我们必须和更多社区伙伴合作,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为新加坡创造具包容的数码未来。”
第10万名通过数码乐龄计划学习数码技能的年长者林束鸾(63岁,兼职销售员)受访时说,她一向来对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等很感兴趣,便开始到信佳—凯秀民众俱乐部,向数码大使学习更多数码技能。
目前,她已通过一对一的课程,学会如何使用视讯软件Zoom以及Singpass等手机应用。喜欢使用手机观看各种视频的林束鸾下来也希望能学习视频剪辑。
“以前我很害怕使用手机时会按错东西,现在比较有信心了。我认为人必须学到老,才能活到老,我们要多用头脑、学习新技能,所以我一有空就会去找数码大使,跟他们上课。”
此外,配合数码乐龄计划推出的乐龄手机上网津贴(Mobile Access for Seniors),已从原先的一年期限延长至两年。在津贴下,符合资格的低收入年长者能以每个月5元的价格,享用手机流量配套长达两年。目前,已有超过7900名低收入年长者受惠。
全国各地目前共设有47个数码援助站,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下来将增设多200个流动援助站,以接触更多年长者。
约11万名摊贩开通SGQR电子付费平台
另外,新加坡数码转型办事处自成立以来,已接触1万8000名摊贩,鼓励他们使用全国统一的SGQR电子付费平台。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约11万名摊贩开通该使用。从去年6月至今年7月,摊贩的电子付费平台交易量突破180万次,与前年同期的27万次增加近六倍,交易金额也从290万元提高至1730万元。
在裕廊西505座熟食中心售卖鱼圆面的摊主萧建军(42岁)在数码大使的推广下,于一年多前开通SGQR,目前他每天约有20名顾客通过这电子平台付费,当中也有不少年长者。
“我觉得电子付费很方便,我不用忙着找钱给顾客,付费过程也很快。在疫情期间,我也能减少跟顾客接触,比较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