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方式为明天培养读者 华文媒体集团成立青少年受众工作群

字体大小:

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致辞时指出,因为资讯科技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转变,媒体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就如教师现在需要掌握新的技术,通过线上教学,媒体工作者也一样。

现在的青少年吸收资讯的方式很不一样,媒体工作者须跟着调整。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成立青少年受众工作群,将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出以视频为主的内容,专门服务18岁至26岁的年轻人。

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昨天(9月11日)在2021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礼上透露这项计划。她致辞时指出,因为资讯科技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转变,媒体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就如教师现在需要掌握新的技术,通过线上教学,媒体工作者也一样。

“过去这几年,我们不断改变,希望借助早报校园的线上阅读和活动,与我们的少年读者互动。数码化不再只是个趋势,它已经是大家时时刻刻面对的现实。通过数码平台走向青少年受众是必然得走的一条路。”

除了学生报,本月成立的青少年受众工作群包括一个由年轻同事组成的团队,总编辑是陈能端。他们将设立一个新品牌,在社交媒体平台如YouTube和Instagram上推出以视频为主的内容。“大部分的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就与华文告别。这个新的产品,希望吸引刚从学校毕业、对华文还有些温度的群体,让华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陈能端受访时说,目标受众可能不是天天接触华文华语,但他们对华文华语还是有余温。“我们希望通过为他们量身定造的内容,抓住他们的视线,避免他们与华文华语渐行渐远。”

教学路上表现卓越 今年八位华文教师获奖

李慧玲指出,读者能够从“逗号”(学生报《逗号》)来到“句号”(《联合早报》)依然是华文媒体集团的愿望。“但是当大部分家庭里,再不会有一份《联合早报》,我们不能假设《联合早报》会是下一代人熟悉的名字。青少年吸收资讯的方式不一样,我们必须调整自己。”

《逗号》的前身是《星期5周报》,由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于1991年主持创刊仪式。

李慧玲强调,媒体工作的形式可以变革,就如教师经历教改,但万变不离其宗,和华文教师一样,都是希望孩子把华文掌握好。在她看来,建国总理李光耀1991年说过的一段话仍适用于现在。他当时说:“尽管华文是第二语文,我相信,如果华文在新加坡华人当中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新加坡华人会是个生机勃勃,并且自尊自重的社群。”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前称全国模范华文教师奖)今年步入第24年。本届共收到1265份提名,约340名来自163所学校的教师获得提名,最终有八位教师为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承作出贡献而获奖。

为颁奖礼担任主宾的教育部长陈振声致辞时肯定本地华文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除了疫情,语言环境的转变也给华文教师带来很大的挑战。英语成为更多新加坡华人在家中最常使用的语言。在网络时代,孩子接触资源的媒介语也以英语为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华文教师可说是肩负了更重大的责任。他们必须学习十八般武艺,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用华文华语……与其说他们只是在教导一门语文课,华文教师更像是华文的‘引路人’,必须善用各种机会,吸引学生爱上华文。”

陈振声指出,新闻时事是华文学习重要的生活素材。今年推行的中学华文课程使用更多贴近生活的语料来丰富学习,包括新闻时事。华文媒体集团也通过旗下的报纸、学生报、电台和数码平台,提供各种新闻时事内容,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由《联合早报》与早报校园(ZBSchools.sg)主办,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协办,并获得报业控股基金会赞助以及教育部的支持。

颁奖礼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得奖教师各可获得奖座、奖金1500元,以及为期12个月的早报数码配套个人版。

建国总理李光耀 学习华文态度超认真

杰出教师奖评审之一的郑迎江博士曾有几年教导建国总理李光耀华文,他学习华文的认真态度令她十分感动。

华文特级教师郑迎江博士分享感言时指出,获奖华文教师都表现出终身学习的热忱,并将这股热忱传递给学生。在终身学习方面,她想起了李光耀先生。

建国总理李光耀务求弄懂每个新名词

她说:“我曾有幸陪伴他度过几年的华文学习时光。对每一个新名词,他都务求弄通弄懂,双语标注、口念默诵是他常用的方法。他常常就学习内容提出各种问题,通过交流运用来熟悉新词汇并掌握上下文语境。

“他的华文华语学习从未中断过。有一年他生日当天,仍然要求上课,我给他带去桔子,表示祝贺,他非常开心。

即使生病了,他也坚持上课。那上课的一小时很短,但对我来说很长,我的内心起伏不定,非常感动。我相信,我们华文教师凭借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不断钻研课程、教材和教学法,定能照顾好多元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让华语成为孩子们的生活语言。”

得奖教师王学萍挑战学生 网上坚持 “打卡” 30天

疫情加速了科技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在学生居家学习及放假期间,华文教师配合课文利用网络互动工具设置挑战,除了让学生通过科技学华文,也为他们提供网上沟通平台,与教师和同学线上“见面”。

去年4月学生因疫情开始居家学习时,美华中学的华文主导教师王学萍(53岁)正好在教高级华文班级关于如何养成好习惯的课文。

“我担心学生突然得尽量少出门,他们憋在家里是否会受不了,所以就想用这30天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个有意义的活动。”

王学萍设计了一项三十天养成好习惯的挑战,让每个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每天得坚持重复完成的目标,并每天通过网络互动工具Padlet“打卡”。

她说,班上有同学每天为家人做一道美食,并上载照片与同学分享。还有一名学生每天学一句日语,30天后还真能够写出一段日文。

王学萍也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设下了每天坚持写日记的目标。获颁今年的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教学已有22年的王学萍为能够获得同事和学生的认可感到荣幸,但她也指出,未来的挑战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教学改革。

“如果我获奖是对于过去成就的一些肯定的话,往后该怎样呢?我觉得我还要重新出发。”

得奖教师梁勇:把课堂变“学堂”

现代学生对科技的熟悉远超老师,华侨中学(高中部)中国通识教师梁勇博士(53岁)利用科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发挥学生在这方面的优势,主导学习过程,教师则扮演从旁点拨的辅助角色。

梁勇说:“我想要把课堂变成学堂,不是老师教,而是学生学。也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他坦言,中国通识这门课并不简单,除了内容非常广泛,也涉及变幻莫测的时事发展。因此,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如何有条理地分析现代大量信息的聚合思维能力,都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梁勇经常将合作性和探索性学习融入课堂中。

例如在谈南海争端时,梁勇便以“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代表不同国家,并收集资料和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各方得在谈判中尝试维护各国的利益,并最终达成协议。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不同国家的立场和视角去看待复杂的课题。

梁勇在教育部于2007年推出中国通识课程时就在华侨中学(高中部)任教。他说,教书的14年来,让自己感到很幸福、很快乐。

梁勇还记得一名迟迟无法找到论文题目的学生,最后决定专注研究一国两制,从此激发了他对中港问题的关注,并通过这篇论文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前进方向,让梁勇感到十分欣慰。

“做老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学生有所成就,学生获得成就,比老师自己获得成就还来得开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