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理事会昨天宣布决定批准整体公交车资调高2.2%。为协助舒缓车资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政府将发放60万张、各值30元的公交辅助券,并放宽申请条件,让更多家庭申请。

地铁和公共巴士车资在冻结一年后,今年12月26日起调高2.2%,以卡付费的成人车资每趟车程上调3分至4分,年长者、学生、低收入员工及残障者的优惠车资则调高1分。低收入家庭将获得公交辅助券的帮助。

优惠月票价格,以及以现金付费的巴士车资和地铁单程车资维持不变。

公共交通理事会昨天(11月3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已完成车资检讨工作,决定批准整体车资调高2.2%,以舒缓日益上涨的公交服务营运成本压力,但也继续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以车资卡或银行卡付费的成人车资涨幅将视车程距离而定,少过14.2公里起3分,例如从盛港到莱佛士坊,约75%的车程受影响;超过14.2公里则起4分。

延伸阅读

学者:可检讨车资方程式是否还得包括公交网容量
学者:可检讨车资方程式是否还得包括公交网容量
每份价值30元 60万张公交辅助券支援弱势家庭
每份价值30元 60万张公交辅助券支援弱势家庭

另外,有约200万名乘客或超过半数国人的车资将调高1分,包括乐龄人士、学生、低收入员工及残障者。

为协助舒缓车资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政府将发放60万张、各值30元的公交辅助券,并放宽申请条件,让更多家庭申请。

若全部NCF都计算 车资可上调最多6角

考虑到冠病疫情和经济衰退对乘客带来的冲击,公交理事会去年决定不调高车资,并且对车资调整方程式里的公交网容量因素(Network Capacity Factor,简称NCF)展开中期检讨,以决定是否要把这因素局部或完全不包括在今年的车资检讨中。

NCF把公交承载量及乘客使用量考虑在内,若前者高于后者,就会推高可允许调整的车资顶限。

理事会指出,在检讨今年的车资时,其中一个主要考量是去年的公交乘客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一度低至疫情前的25%水平。

因此,理事会在计算车资调整顶限时,决定不把NCF完全计算在内,只是使用了去年1月的数据,而不算其余11个月份,否则NCF将达50%,意味车资可调高最多6角钱。

由于去年能源价格下降超过30%,根据车资方程式,今年车资原本应该最多下调2.2%,但扣除了去年还未用到的4.4%涨幅,车资最多可调高2.2%。

车资收入每年将增加约3420万元

理事会主席马格纳斯(Richard Magnus)说:“去年车资没有调整,我也希望我们今年可以同样这么做,但经过一番努力探讨所有选项后,我们得出结论,无法维持现状。”

车资整体调高2.2%,意味车资收入每年将增加约3420万元,其中陆路交通管理局收取的巴士车资收入及地铁汤申—东海岸线的车资收入将增加1960万元,可用于减低营运津贴;SMRT地铁和新捷运常年车资收入则分别增加1000万元和460万元。

不过,与此同时,公交理事会也规定SMRT和新捷运,分别贡献200万元和23万元给公共交通基金,这占业者预期增加车资收入的20%和5%。

交通部长易华仁昨天在面簿贴文指出,公交理事会今年在检讨车资时,做了多方面考量,包括公交成本不断上升、业者若没有政府援助可能蒙受的亏损、对乘客的影响,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他表示,政府明白许多家庭受疫情影响面对艰难时刻,当局因此发放更多公交辅助券来协助更多家庭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