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成王败寇?是痛定思痛?还是缅怀某段历史的理由?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沦陷,由此开启了新加坡历史上一段黑暗篇章。三年半的日据时期教会新加坡人,自己的命运由自己主宰,自己的家园由自己守护。80年后的今天,这段岁月的回忆唤起的是什么样的情感?经历过战争岁月的年长一辈,以及在和平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对新加坡沦陷的历史又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本期实况报道,《联合早报》通过两个不同世代新加坡人的视角,以及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铭记这段历史的不同方式,探讨新加坡80年前的沦陷留下的启示。
每年2月15日,当公众警报系统在历史上新加坡沦陷的这一天拉响时,大学生何宣仪的第一反应是:“哦,这是演习。”
经历过战争岁月、曾当过战地记者的资深报人陈加昌在听到警报时,也已经没有什么感觉:“它响它的,我忙我的。”
请订阅或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