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前雷雨交加 龟屿拿督公庙烧毁或因被闪电击中

拿督公庙被大火严重烧毁,瓷砖都被烧到爆开,留下满地的碎片。(陈渊庄摄)
拿督公庙被大火严重烧毁,瓷砖都被烧到爆开,留下满地的碎片。(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龟屿拿督公庙几乎全毁于火,三座圣祠的大部分木柱都已烧毁,铝铁顶棚塌下。圣祠周围的树木也被殃及,烧焦的枝叶散落一地,现场弥漫着阵阵的烧焦味。看守人伊萨希望能尽快重建圣祠,赶在农历九月的进香季之前完成,让信众能去祭拜。

龟屿拿督公庙前天(4月17日)发生的火患,有可能是被闪电击中引起的。据了解,火患发生前,天正下着大雨,而且雷电交加。

民防部队受询时证实,这起火患发生在前天傍晚约6时30分。当局接获通报后,从布拉尼海事消防局和西海岸海事消防局,派出一艘救援艇和一艘迅速反应消防艇。滨海湾消防局的消防员也登船支援救火行动。

消防员救援船当水泵 铺设半公里水管灭火

消防员在抵达龟屿时,山坡上的几个圣祠已在燃烧,火势已十分猛烈。消防员以救援船充当水泵,从码头到拿督公庙所在的山顶约520米的距离,拉了多条消防水带,并使用两支水枪在一小时内把火势扑灭

民防部队指出,无人在这起火患中受伤,失火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

《联合早报》记者昨早走访龟屿拿督公庙,发现庙宇几乎全毁,三座圣祠的大部分木柱都已烧毁,铝铁顶棚塌下。圣祠周围的树木也被殃及,烧焦的枝叶散落一地,现场弥漫着阵阵的烧焦味。

拿督公庙的第六代看守人伊萨(60岁)受访时说,事发当天,他跟往常一样,在圣祠内烧了三炷香,下午4时50分左右离开龟屿,当时岛上还有零星访客,由于拿督公庙从不上锁,访客还是可以在他离开后入庙。

拿督公庙有三座圣祠,分别供奉着拿督赛义德拉曼和他的母亲加利卜(Nenek Ghalib)与姐姐法蒂玛(Puteri Fatimah)。拿督公庙清洁工人拍摄的照片显示,三座圣祠中,供奉着法蒂玛的圣祠烧毁程度最为严重。伊萨相信火势是从那里烧起的。

伊萨受访时哽咽说,刚接到发生火患的消息时,心中有千百个“不可能”,毕竟老庙百多年来,都不曾发生过这样的事。

伊萨告诉记者,三座圣祠都有安装避雷针,他认为也有可能是访客引起的火患。

新跃社科大学气象与气候学家许智扬副教授受询时指出,在新加坡的气候中,雷暴是常见的现象。“我们也为此设置保护措施,如避雷针,将闪电安全地引导到地面。因此,这起火患是否与闪电有关,有待现场调查确定。”

伊萨希望有关当局在完成调查后,能尽快重建圣祠,赶在农历九月的进香季之前完成,让信众能去祭拜。“人生有起有落,在面对困境时,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我希望可以通过保险、政府资助和公众筹款凑足这笔款项,以重建拿督公庙。

龟屿传说数版本 海龟化身小岛救人最知名

龟屿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就有所记载,关于这个小岛,一直笼罩着神秘的传奇色彩,口头传说有多个版本。

最广为流传的传说是:一名华人和一名马来人在附近海域打渔时遭遇船难,一只大海龟化身为小岛,两人爬上岛屿脱险。另一个类似的传说是阿拉伯人赛义德阿都拉曼(Syed Abdul Rahman)和家人遇船难,海龟出现,将他们救上岸。

还有个版本是:两名信徒——阿拉伯人拿督赛义德拉曼(Dato Syed Rahman)和华人炎,相约渡海到龟屿祭拜,期间炎病倒了,赛义德拉曼为他祈祷,结果他们的船上竟出现了天赐的食水与食物。两人结义为兄弟,为了答谢神恩,两人常结伴到岛上祭拜。他们死后,一起安葬在岛屿。后人崇敬他们的诚心,便在岛上建了一座大伯公庙和一座拿督公庙堂。

每年农历九月是龟屿进香季,常吸引上万人参加。善男信女到此进香,先去岛上供奉大伯公与观音的大伯公庙进香祈福,然后登上152级阶梯,到山顶的拿督公圣祠朝拜。 

寺庙具多元文化色彩

拿督公圣祠看守人为香客祈福时,会用英语、华语、福建话与马来语,祝福香客合家平安、生意顺利发财,最后以三声Huat ah(发啊)与三声Heng ah(好运)结束,足见岛上寺庙的多元文化色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