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内提出规范建议 当局成立咨询小组解决邻里噪音问题

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将针对社区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噪音水平制定标准,以及提出一套社区规范来促进邻里和谐。(档案照)
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将针对社区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噪音水平制定标准,以及提出一套社区规范来促进邻里和谐。(档案照)

字体大小:

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将针对社区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噪音水平制定标准,以及提出一套社区规范来促进邻里和谐。这些标准与规范可帮助对噪音问题看法不同的邻居更好地沟通,也能辅助邻里纠纷仲裁庭进行调解工作。

有关邻里噪音的投诉日益增加,我国正式成立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以制定一套社区规范来解决居民面对的噪音问题,尤其是邻居和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群发出的噪音。咨询小组预计在今年内提出相关建议。

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Community Advisory Panel)由社区事务署以及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携手成立,将针对社区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噪音水平制定标准,以及提出一套社区规范来促进邻里和谐。这些标准与规范可帮助对噪音问题看法不同的邻居更好地沟通,也能辅助邻里纠纷仲裁庭进行调解工作。

咨询小组有九名来自社区、学术等领域的成员,由新加坡行善运动总干事袁国栋博士领导。小组成员在处理社区事务、倡导积极的社会规范、调解纠纷以及声学工程方面,具有经验和专业知识。

小组昨天第一次开会。袁国栋受访时说,他们参考了其他城市的各种相关规范,并考虑本地需要怎样的规范来维持和谐的邻里关系,包括探讨哪些规范是大多数民众接受的“常识”。

他指出,关于噪音的投诉很复杂,因为关系到个人的行为和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音乐,对另一个人来说却可能是噪音。某个噪音水平是否可接受往往是主观的。”

鉴于噪音问题复杂,小组必须划定可反映现实情况的基线,同时把各种不同的观点纳入考量。

“我们必须考虑噪音问题发生的时间、时长和频率。我们也必须在个人享受自家环境以及邻居享有宁静的权利之间取得平衡,这是相互迁就的问题。”

咨询小组6月将展开公共咨询,征集民众对于噪音问题的看法。社区事务署也会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良方。小组预计在今年结束前,向国家发展部和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提交建议。

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上个月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开支预算时,宣布成立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 。

学者:须明确规定当事人可被强制接受调解

沈颖昨天(4月30日)在面簿贴文说,希望小组所建议的社区规范能让邻居之间更好地沟通并达成共识,以建立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陈恩赐副教授认为,通过制定社区规范让居民了解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并明确指出容易制造噪音的活动或行为,可减少噪音事件的发生。

不过他说,尽管如此,制定社区规范并不能完全解决噪音事件。“针对一些棘手的噪音问题,如邻居拒绝沟通,或是不愿接受调解,社区规范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陈恩赐指出,社区规范必须明确规定,若当局认为有必要进行调解时,当事人可被强制接受调解。如果肇事者屡犯不改,也会受到处罚。

他也认为,比起噪音,二手烟或是个更严重的社区问题,也更难解决。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