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俄乌战争影响,疫情以来尚未好转的全球供应链问题愈演愈烈,带动世界多地物价上涨。过去半年,新加坡核心通胀率持续上扬,屡破新高。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意味着同样的钱可以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以应对飞涨的物价,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什么食品涨得最厉害?如何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希望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摊贩涨价又有何苦衷?《联合早报》记者走入湿巴刹和超市,了解情况。
受访的绝大部分民众都反映,肉类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鸡肉。为了节省开支,有人选择少买一点,有人寻找替代食品,也有人尽量减少浪费。
一名受访摊贩说明,自己涨价是根据情形决定,涨一成还是两成都按原则来,“他们有涨,我就涨一点点。我做生意辛苦,没有赚一点车马费,就等于白忙一场。”
相关报道:通胀时代,50元能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