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重建局已修订设计准则,为所有私有公共空间的户外用餐区提供楼面红利,从而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
第八届“照亮新加坡”(iLight Singapore)灯光展昨晚(6月3日)正式开幕,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出席开幕式时宣布,所有私有公共空间的户外用餐区(Outdoor Refreshment Areas)都有楼面红利(bonus Gross Floor Area)资格。此前只有乌节路和新加坡河一带的发展项目符合资格。
凡是已将发展潜力最大化的项目都可以建议在公共空间内设置新的户外用餐区,超过总体规划规定的最大密集度(intensity)。
李智陞希望这个举措能为公众打造更多有意义的公共空间和更好的户外用餐体验。他指出,过去两年来,冠病疫情导致包括“照亮新加坡”在内的招牌活动取消,加上居家办公及社交限制,公众更多地探索公园、开放空间及本地景点,市中心陷入沉寂。冠病疫情提醒新加坡人,在一个愈发动荡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更应规划一个宜居、以人民为中心,且坚韧的城市。
按三大战略发展市中心
李智陞说,作为长期规划检讨的一部分,当局正规划市区未来50年的发展。随着当局让就业机会更靠近住家,并支持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市中心的发展将根据三大战略。
首先,要继续加强中央商业区作为具吸引力的全球商业和金融中心地位;其次,要掌握科技及社会经济趋势,校准所需办公空间规模;第三,应通过规划更多住房选择、混合用途、公共空间及街道,促进积极流动,使中央商业区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
在来福士城办公的理财顾问达内什(Dhanesh Sharma,29岁)对市建局修订设计准则表示欢迎。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央商业区的不少户外用餐区在午餐及下班后的繁忙时段都人满为患,如果有更多地方可以去,现有的这些地方就不会那么拥挤。”
2017年1月,市区重建局推出私有公共空间的设计准则,政府在售地计划下招标时,会在招标书上注明一系列有关公共空间设计的要求,一些重新发展的地段也须开辟公共空间。市建局昨天就更新上述准则发出通告。
因疫情停办两年的“照亮新加坡”灯光展将展出至本月26日,每晚7时30分到11时开放,周五和周六延长至午夜12时,入场免费,部分指定活动收费。公众可上灯光展官方网站了解活动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