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VR眼镜参观宗教场所

社会企业Being Bridges创办人巴兹尔(右),展示他们的虚拟实境科技。访客戴上特制的虚拟实境眼镜,就能360度地游览本地一些宗教场所。(陈斌勤摄)
社会企业Being Bridges创办人巴兹尔(右),展示他们的虚拟实境科技。访客戴上特制的虚拟实境眼镜,就能360度地游览本地一些宗教场所。(陈斌勤摄)

字体大小:

现年42岁的巴兹尔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数个与脑部相关的病症,对读写造成困难。确诊后他开始思考下来的人生要做什么,最后决定创办Being Bridges,帮助促进跨宗教理解。

在国内外接受了九年的天主教神父培训,却在临近毕业时发现自己患有脑部疾病,难以处理行政事务和管理教堂,当时39岁的巴兹尔(Basil Kannangara)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转折,回到新加坡开始寻找新使命。

现年42岁的他透露,他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数个与脑部相关的病症,对读写造成困难。确诊后,他开始思考下来的人生要做什么。

巴兹尔说:“我当时想,我接受过宗教培训,有着与各宗教领袖的网络,并且热爱这份工作,有没有可能把我的宗教培训奉献给世俗社会?”

那是2019年,首届社会和谐国际大会正在本地举行,巴兹尔到场和一些人交谈,感受到人们对跨宗教交流的支持,并了解到政府愿意资助相关计划。他因此成立了社会企业Being Bridges,参考外国使用的解决方案,看是否能将它们应用在新加坡的环境。

Being Bridges想出的计划之一是运用虚拟实境科技,让人们参观教堂、回教堂和寺庙等,了解宗教建筑和历史、宗教的核心教义,以及仪式与习俗等。

跨宗教友谊启发计划

这个计划缘起于一段跨宗教友谊。巴兹尔说,他们的队友中有一位回教徒。“他的好朋友是基督教徒,为了更了解好友的信仰,他致电一家教堂,问能不能进去参观。”

接电话的教堂工作人员起初很惊讶,以为他想改变信仰。当他解释说他只是想参观教堂时,他还得跟一个又一个的人交涉,因为教堂没有专门的导览员。

巴兹尔说:“我们因此想,何不通过虚拟实景将访客和宗教组织联系起来?如果将导览预录下来,不仅能由宗教领袖亲自带领人们参观,他们也不须要依赖义工,或是聘请导览员。”

团队2020年着手钻研这个问题,当时正值防疫措施最严格的时候,宗教场所限制人数。

巴兹尔说:“我们当时也体会到宗教场所对人类有多么重要。如果能通过虚拟实景,让人们与宗教场所保持联系,这项科技对于原本就信仰这个宗教的人而言,也是有用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