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单位内不见一根根横梁,天花板空间更见宽敞,即将推出的登加预购组屋单位采用无横梁室内设计,屋主可以更灵活调整单位格局,就算拆墙打通两个房间,中间也不会留下看似突兀的横梁。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二(10月11日)晚上在建屋发展局颁奖礼上致辞时说,建屋局将通过11月推出的登加预购组屋项目推行建筑转型计划,与项目团队合作采用一系列最新技术。“相较于其他近期完成的预购组屋项目,如今我们可以把工地生产力提高25%。”

通过建筑转型计划,组屋项目从设计、制造到施工阶段都会采用新技术,料可缩短建筑时间。当局会视成效探讨在其他预购组屋项目沿用这些技术。

登加新组屋项目Garden Waterfront I & II @ Tengah约有2070个单位,房型涵盖二房式灵活单位到五房式单位。建筑商是日本大林组新加坡子公司(Obayashi Singapore)。

根据建屋局文告,在制造阶段,目前许多组屋项目采用的只是三维预制体积建设(PPVC)部件,下来列入新计划的单位会混合二维和三维预制部件,优化组装过程并减少浪费。

延伸阅读

我国更广泛采纳先进技术 规模经济效益有助降建筑成本
我国更广泛采纳先进技术 规模经济效益有助降建筑成本

这样一来,组屋单位可采用无横梁设计,使房子感觉上更见开阔,天花板看起来更高。此外,若屋主打算装修改变单位格局,室内的设计也不会受限于横梁的位置。

借三维打印技术制作景观设施等

建屋局已在试行借助三维混凝土打印技术制作一些街道和景观设施。新计划会进一步采用更牢固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探讨减少所需材料,并且更有效地制作较大型而复杂的结构,让邻里设施既实用又美观。

在设计阶段,建屋局也采用虚拟设计与施工技术来提高效率。此前,团队在设计时须建实体大小的厨房和厕所来检测潜在问题,如今只要通过虚拟模型,就能对水管位置、卫生设备及电源插座等细节一目了然,像照X光一样检测潜在设计问题。

李智陞说,除了能从上游解决设计问题,这类技术也有助提升生产力,因为设计师和承包商可省下解读二维设计与技术图纸的时间。“针对今年推出的所有预购组屋,我们已充分利用虚拟设计与施工。”

在施工阶段,建筑项目也将试行以人工智能操作塔式起重机,找出在工地吊起预制部件的最佳路线,并利用激光雷达预防碰撞。其他还包括通过智能设备,协助减少安装预制部件时所需的人手。

李智陞说,尽管面对冠病疫情的冲击,建屋局在2021年的工地生产力仍比2010年的高26.2%,下来更计划最迟在2030年提高到40%。生产力是按每个人工日所能建成的楼面面积计算。

李智陞向在场业界人士说,建屋局致力于在今年和明年推出各2万3000个组屋单位,并准备在2021年至2025年间推出多达10万个组屋单位。

“这是一项大工程,相当于连续五年每年建造一个碧山市镇。面对眼前的重大挑战、成本压力及通货膨胀,我们须合力创新,以更具生产力的方式建造公共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