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本地开六档纽约也开店 汉堡摊主变导师分享“小贩旅程”

字体大小:

30岁的沙菲克从事小贩行业还不到六年,就已经开了六个汉堡档口,甚至在美国纽约开店,将本地的小贩文化带出国门。他还成为行业导师,和有意当小贩的年轻人分享经验。

《每日新闻》“杰出成就奖”得主沙菲克年纪轻轻却创业经验丰富,他加入小贩培训计划担任导师,和想成为小贩的人分享经验。(每日新闻)

沙菲克(Lee Syafiq)是Ashes Burnnit汉堡创办人,2017年在黄金熟食中心开了他的第一个汉堡摊位,短短五年多的时间连开了六摊。今年9月,他还在美国纽约的新加坡式小贩中心“城市小贩”(Urban Hawker)开设首个海外店面。

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他在中央商业区开设第二个分店,岂料三个星期后,我国实施冠病阻断措施。这个摊位最终只能关闭,亏损了至少4万元。

沙菲克受访时说,4万元绝非小数目,幸好在工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很快就重新振作。“我有一个很棒的工作团队,平均年龄虽然只有27岁,但他们愿意吃苦,也愿意聆听食客的要求。”

他去年加入小贩培训计划,将自己的“小贩旅程”与想成为小贩的人分享。

坚持不懈做出贡献 获颁“杰出青年成就奖”

因为坚持不懈为小贩文化做出贡献,沙菲克星期四(11月3日)获马来报《每日新闻》颁发“杰出青年成就奖”。

沙菲克说,这个殊荣对他是很大的鼓舞,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小贩行列,将本地独特的小贩文化发扬光大。

《每日新闻》的“杰出成就奖”创立于1998年,旨在表彰在教育、商业、艺术与文化、体育或社会工作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马来族或回教徒人士。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受邀颁奖给三名得奖人。

他致辞时说,各得奖者的经历说明,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启发、教诲,或者在需要时得到扶持。唯有大家团结,互相支持,才能够造就了不起的事。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主任哈蒂扎副教授(Hadijah Rahmat,64岁)投身教育界逾35年,她对文学界的贡献突出,获颁今年的“杰出成就奖”。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主任哈蒂扎副教授数十年来对于推广马来文学和双语教育不遗余力,获颁“杰出成就奖”。(每日新闻)

哈蒂扎通过文学作品,保留及推广马来文学。她曾花25年的时间,对马来文学之父阿都拉(Munshi Abdullah)进行研究,并出版了一本关于他的书籍。

她也致力于推广双语教育。在她的领导下,南大和国立教育学院计划在明年推出一门推广多元文化的文学课程,让不同族群学习他族的古典作品,从而促进对跨文化了解。

她说:“我认为新加坡人太崇尚西方文化和西方世界的英雄,忘记了我们也有自己的民族英雄。我希望通过教育,让不同种族的人了解其他种族的英雄,例如让马来和印度同胞认识华族文化中的孙悟空。”

新加坡马来音乐作曲及艺人协会创办人尤索非创作了数百首马来歌曲,获得“终身成就奖”。(每日新闻)

《每日新闻》为庆祝创报65周年,今年设了“终身成就奖”,获奖的是新加坡马来音乐作曲及艺人协会(Perkamus)创办人尤索非(Mohamed Noor Mohamed Yusofe,85岁)。尤索非是本地乃至本区域马来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了数百首马来歌曲,被誉为东南亚马来歌曲之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