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东线部分线路与南北线平行,有助于南北线这条本地最老旧的地铁线减轻载客负担。

家住兀兰的王芝颖平时如果乘搭公共交通到中央商业区上班需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为了省事省时,她会改搭私召车。不过,汤申—东海岸地铁线第三阶段本星期天(11月13日)通车后,她可以从北部乘列车直达市中心,不仅省时也省钱。

王芝颖(24岁,金融业经理)在Marina One工作,目前每周有两三天得到公司去。她一般会从兀兰通道的住家搭巴士到兀兰或海军部地铁站,乘南北线地铁到滨海湾站,再步行约五分钟到办公室,全程大约70分钟。

“如果有座位的话还好,不然一个多小时一直站着会很累。有时早上要开会或晚上加班的话,就会选择搭私召车,但每趟要至少20多元,一个月下来的花费不小。”

她说,如果早上尖峰时段碰到交通阻塞,搭私召车省下的时间其实也没多少。

延伸阅读

汤东线地铁站采用新式指示牌 出口代号以数字取代英文字母
汤东线地铁站采用新式指示牌 出口代号以数字取代英文字母

汤东线第三阶段启用后,她就可以从兀兰乘搭这条地铁线到珊顿道站,而且地铁站出口就在她的办公楼外。“估计能省20分钟,而且不必换车或走很远。出门搭地铁更便利后,我就不用那么常搭私召车了,长远下来能省不少钱。”

汤东线部分线路与南北线平行,有助于南北线这条本地最老旧的地铁线减轻载客负担。

研究交通课题的PTV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谭正敏受访时说,我国30多年前计划建造南北线时,主要是为大巴窑、宏茂桥和碧山的居民提供服务,随着汤申和新民一带的市镇发展起来,这条地铁线的乘客量不断增加,以至列车过于拥挤。此外,目前还有很多人必须搭巴士到南北线站,出行多少有些不方便。

“汤东线除了能减轻南北线的负担,还能为一些乘客提供更多出行选项,一些人甚至不用搭巴士就能步行到地铁站。”

汤东线衔接现有地铁线 加强地铁网络韧性

汤东线与现有地铁线衔接起来也可加强整个地铁网络的韧性。谭正敏指出,地铁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南北这条主干地铁线,汤东线有助提升整体的应对能力。

“有了汤东线,如果一条线出现故障,乘客还可以改搭其他线。之前曾有不少人投诉私召车车资在地铁故障时激增到百多元,相信以后这种情况会减少。”

除了让公交乘客更便利、地铁网络进一步互联互通,汤东线也可舒缓中央快速公路(CTE)多年来面临的拥堵问题。

谭正敏说,有时车辆还没开上CTE就已经开始拥堵了,车程延长几十分钟是常见的事。“相信不少驾车者下来会认真考虑改搭地铁。虽然这并非政府建造汤东线的本意,但也正好符合我国要‘减少用车’的愿景。”

詹姆斯(40岁,软件工程师)在市中心的办公室离现有地铁站较远,因此他平时以车代步。不过,他考虑在汤东线启用后,每周至少一天改搭地铁上下班。

“搭地铁不像开车那样必须一直专心看路。有时下班跟同事聚会喝酒后,也可以搭地铁回家,不用担心叫不到德士或私召车。”

在珊顿道一带工作的李静婷(36岁,会计师)说,她和同事下来可以搭汤东线到麦士威或大世界一带吃午餐。此外,由于地铁站出口衔接至公司大厦,碰到雨天也不用担心会淋湿。

11月11日公众可参观11个新站并免费搭列车

配合汤申—东海岸地铁线第三阶段在星期天(11月13日)通车,公众星期五(11日)可到即将启用的11个新站先睹为快。

公众可从早上10时至晚上9时进入新站,并免费乘搭新线路的列车服务。访客也可在乌节站观看摄影展,或是到各站参观新便利(SimplyGo)和关爱通勤等项目的摊位,现场还有有奖游戏等。

汤东线第三阶段通车的列车不会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启用的地铁站停靠,公众只能在第三阶段启用的地铁站上下车。

其他地铁线的乘客可在衔接至汤东线第三阶段的转换站,即史蒂芬、乌节、欧南园或滨海湾站下车,刷卡出闸后再按指示步行至汤东线站。

陆路交通管理局也会提供免费接驳巴士,每10分钟一趟,接载公众往返史蒂芬和加利谷站。

汤东线繁忙时段的列车川行间隔时间仍是五分钟,非繁忙时段则是每六分钟一趟。一些巴士路线也会调整,方便公众往返附近的新站。例如,400号巴士会在靠近珊顿道站的海峡景(Straits View)和柏街(Park Street)停靠。

陆交局和公交业者会观察地铁载客量和其他交通情况,包括路线与汤东线相同的巴士服务,再根据需求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