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劳动力报告》预估数据显示,本地全职居民的名义收入中位数从去年的4680元增至今年的5070元,8.3%的增幅也比去年的3.2%高。即使计入通胀,实际增长有2.1%,高于去年的0.9%。此外,低收入雇员的收入和中位数相比的差距也缩减至18年来最小。
虽然通货膨胀攀高,我国全职雇员今年的收入还是继续增加,计入通胀后的实际收入中位数增长高于去年,达2.1%。同时,收入最低20%雇员的收入和收入中位数差距也缩减至18年来最小。
人力部星期四(12月1日)发表《2022年劳动力报告》预估数据显示,本地全职居民的名义收入中位数从去年的4680元增加到今年的5070元,8.3%的增幅也比去年的3.2%高。即使计入通胀,实际增长有2.1%,高于去年的0.9%。不过,还是低于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每年3.8%。人力部解释,疫情前的通胀较低。

我国2011年至2021年的整体通胀平均是1.05%,今年的整体通胀预计达6%。
低收入雇员的收入和中位数相比,差距进一步缩小。今年收入最低20%雇员的收入实际增长4.8%,占收入中位数的比重从2021年的0.53增至今年的0.55,是2004年以来最高水平。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在记者会上说:“政府关注提升低薪雇员的薪金,通过劳资政三方的努力如渐进式薪金模式,我们取得了成果,低薪雇员的收入增长更为强劲。话虽如此,提升低薪工人有赖整个社会。”
他认为通过在今年年底推出渐进式薪金标志,以及政府在2022年至2026年提供的渐进式加薪补贴计划,将能进一步协助低薪雇员涨薪。
居民就业率继续超越疫前水平
人力部研究及统计处长洪文兴说,虽然数据反映的是截至2022年6月我国走出疫情时的情况,但从趋势来看,接下来收入增长仍会超过通胀。
根据报告,本地居民就业率也继续超越疫情前水平,15岁及以上者就业率达67.5%,高于2019年6月的65.2%,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三。
人力部也关注那些不在劳动队伍、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而不愿求职的人。报告说,这类丧失信心的求职者(discouraged workers)从1万1600人减少至8900人。
由于经济增长、疫情相关的临时工作减少和劳动市场紧缺,从事合约或临时工的雇员比率从2021年的11.8%跌至11%。
同时,安全距离大使等临时工作减少,导致15岁以上居民劳动参与率略跌至70%。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力部预计劳动参与率的增长将放缓。
陈诗龙在脸书上说:“尽管劳动市场有所改善,经济仍可能受到通胀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发展,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公司和雇员提供协助。我敦促所有人的转型中充分利用政府计划,建立具有可持续工资增长和弹性的劳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