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特需青年立足

为了让更多像儿子林恩(右)一样的特需青年有机会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杨琳(左)前年创办社会企业,教导特需者用树脂制作手工艺品。(陈渊庄摄)
为了让更多像儿子林恩(右)一样的特需青年有机会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杨琳(左)前年创办社会企业,教导特需者用树脂制作手工艺品。(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社会企业Jojomama创办人杨琳说,特需员工在接受培训和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沟通技巧,也建立起自信。她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做出贡献。

室内建筑师杨琳2021年创办社会企业,培训和聘请特需青年,让他们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赚取收入,掌握一技之长。

杨琳(56岁)育有一名患泛自闭症障碍的儿子林恩(21岁)。2020年,林恩从AWWA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庇护工场接受职能培训,但无法适应朝九晚五的工作,只在那里待了一个月。热爱设计的杨琳于是开始在家中教导林恩用树脂制作手工艺品,结果发现这类活动有助儿子更好地管理情绪。

为了让更多特需青年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能有机会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杨琳去年创办社会企业Jojomama,协助他们融入职场,并提升就业能力。

杨琳说:“我希望特需青年在毕业后仍然可以学习新技能、发挥所长,而不只是待在家里。我观察到,只要为这些青年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计划,他们也可以很好地遵循指示,完成任务。”

这家社会企业目前聘请八名特需员工,包括泛自闭症障碍患者、脑性麻痹症患者,以及失聪者。除了教导这些特需者用树脂、花和叶子制作杯垫和钥匙圈等产品,杨琳也提供图卡等视觉图像,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整个工作流程和制作物品的步骤。

杨琳说,特需员工在接受培训和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沟通技巧,也建立起自信。“每当有人赞赏和购买这些青年的作品时,他们的眼里都闪烁着光芒,看到他们那么开心,我感到很欣慰。我深信他们每个人都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做出贡献。”

除了在网上售卖特需员工制作的手工艺品,杨琳去年12月也在安微尼亚山医院开设第一家实体店。她希望聘请更多特需者,并改进工作流程,继续帮助他们发掘自我价值。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