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俱乐部读者受邀 鉴赏天猛公字画古董与陈克湛画作

天猛公四季系列首场活动星期六登场,数十名早报俱乐部读者近距离欣赏天猛公黑白屋内的珍贵字画,讲解者是本地书画家陈培福(居中站立者)。(叶振忠摄)
天猛公四季系列首场活动星期六登场,数十名早报俱乐部读者近距离欣赏天猛公黑白屋内的珍贵字画,讲解者是本地书画家陈培福(居中站立者)。(叶振忠摄)

字体大小:

天猛公创办人陈克湛带领早报俱乐部的会员参观这座建于英殖民时期的黑白屋,还精心挑选多幅未向大众公开过的旧时私人画作,让来访者一饱眼福。

40多名早报俱乐部读者星期六踏入位于花葩山山腰的黑白屋天猛公,鉴赏珍藏其中的字画与古董,还一睹本地抽象水墨画家陈克湛从未公开的私人画作,为“天猛公四季系列”文艺活动拉开序幕。

新报业媒体信托华文媒体集团联合非营利艺术慈善机构天猛公艺术基金会(简称“天猛公”),推出以四季为灵感的系列文艺活动。

在星期六(3月18日)登场的首场活动“拜访春天的天猛公”中,天猛公创办人陈克湛带领早报俱乐部的会员参观这座建于英殖民时期的黑白屋,还精心挑选多幅未向大众公开过的旧时私人画作,让来访者一饱眼福。

坐落于天猛公路28号的天猛公2003年被市区重建局列为保留建筑,只在举办活动期间向活动群体开放。陈克湛也居住于此,为这栋老房子增添了一抹生活与艺术交融之感。

当早报俱乐部读者踏上楼梯时,二楼画厅的墙上整齐悬挂着陈克湛青少年时期的水墨画作。在他的笔下,苍翠的松树枝繁叶茂、挺拔的竹子异常刚劲、坚韧的梅花凛冽盛开。

这些作品呈现出与画家年龄不符的老练笔锋,微微泛黄的画卷也提醒着观赏者,这是40多年前时年19岁的陈克湛所创作的。

据本地书画家陈培福介绍,许多海外名家看了陈克湛的作品后,对他赞赏有加,纷纷为其画作题字或邀请他共同作画,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篆刻家、书法家冯康侯和著名画家杨善深。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墙面上还悬挂着一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陈克湛所作的七言绝句诗墨。陈克湛将这幅作品从北京带回新加坡后,我国国宝级书法家、诗人和教育家潘受提笔在同一张纸上也作诗一首,回应赵朴初。这一来一回、一唱一和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书画艺术是各国艺术家们彼此交流、沟通的桥梁。

参观之旅结束后,早报俱乐部的读者们与陈克湛一同享用茶点、相互交流,零距离感受天猛公独特的陈设与安宁惬意的氛围。

读者欣慰珍贵文物获保存

从《南洋商报》一直读到《联合早报》的忠实读者陈丽芳(69岁,兼职华文教师)受访时说:“很欣慰看到这些非常珍贵的文物能够在新加坡保存下来,也很荣幸有机会看到这些真迹,大开眼界。”

刘芸全(45岁,房地产总监)告诉记者,“这是一座艺术殿堂,我平常运动时会经过这一带,但没想到屋内居然收藏着这么多书画作品,而且建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透着艺术感和主人的巧思”。

请点赞和分享早报俱乐部脸书账号获取优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