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回收箱Bloobox发放首日,民众反应踊跃,多处自动派发机的回收箱领取一空。
共有140多个自动派发机设置在全岛民众俱乐部和巴士转换站等公共场所,从星期天(3月19日)起到4月30日,本地家庭可领取回收箱。
据官方网站gowhere.gov.sg/bloobox的库存信息,截至星期天晚上8时左右,多达38个地点的回收箱被领完,包括宏茂桥巴士转换站、勿洛民众俱乐部和裕廊西1道第425座组屋底层。
武吉巴督民众俱乐部和大巴窑巴士转换站等24个地点的自动派发机还有少量可领取。每个派发机装有约72个回收箱,国家环境局会适时补货,确保每户家庭都能领取到回收箱。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说,回收箱将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回收习惯,减少公共蓝色回收箱的污染。
许连碹也是丰加北区议员。她星期天在丰加北民众俱乐部出席Bloobox的启动仪式。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她说,一直以来,蓝色回收箱的回收物品约有四成受污染,无法回收,白费其他人所做出的努力,政府也因此希望能改善污染的情况。
许连碹说,派发家用式回收箱能鼓励公众在家里设立回收角落,收集干净的回收物。回收箱配有指南说明哪些物品可以回收。“这能帮助大家正确地回收,减少蓝色回收箱的污染。”

回收箱可放置隔板 分隔不同种类回收物
可折叠的塑料回收箱,中间可以放置隔板,把一般的纸张、塑料、铁和玻璃回收物与电子垃圾分隔开来。箱子最多能装五公斤的物品,可重复使用。
目前,每户家庭限领一个回收箱。许连碹说,政府将关注和评估公众的反应及反馈,未来可能考虑每家派超过一个。
居民王丽燕(43岁,商业智能分析员)星期天带着11岁的儿子到丰加北民众俱乐部,为她和父母两户家庭领取回收箱。
她受访时说,之前他们会不定期地回收纸张和铝罐等,有了回收箱后,她计划在家中设立回收角落,更频密地回收物品,为儿子以身作则。“回收箱的尺寸刚刚好,除了方便我们拿物品下楼,放在家中也不会太占地方。”
退休人士林玉叶(65岁)约15年前开始回收家用品,回收箱将取代她重复用于收集回收物的塑料袋和米袋。“我会考虑改造这个回收箱来增加容量,现在的尺寸装几个大一点的塑料盒可能就满了,每两三天要清理一次。”
环境局去年底在凤山、淡滨尼北和裕华等五个选区率先试行家用回收箱,吸引超过8600户家庭领取。
裕华居民陈家全(48岁,制造业技术专员)是其中一人。他说,回收箱比他之前使用的纸箱更耐用美观,而且容易清理,但他认为要鼓励更多人回收,还须加强教育。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回收,领了回收箱可能只用来储物,因此我觉得须提高大家的意识,也能考虑推出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