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社工治愈心理伤疤

从事逾15年社工服务,新加坡儿童会保护弱势儿童组与专业发展组长的吴婉娟,对孩子们的成长满是骄傲。(受访者提供)
从事逾15年社工服务,新加坡儿童会保护弱势儿童组与专业发展组长的吴婉娟,对孩子们的成长满是骄傲。(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见证孩子们成年后拥有美满家庭并事业有成,吴婉娟倍感欣慰,也推动她继续前行。

三岁男童犹如“小大人”般懂事,接过社工吴婉娟(40岁)给予他用于充饥的薯饼前,还小心翼翼地询问价格,会否破费。这异于常态的成熟,看在吴婉娟眼里满是心疼。

2006年机缘巧合下,从心理学系毕业的吴婉娟加入新加坡儿童会成为一名社工,天性爱帮助人的她与机构理念不谋而合,一入职就超过15年。

“这一路走来遇见形形色色的个案,这名男童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当时他稚嫩的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我,谁也不会想到年幼的他被长期独留家中,疏于照顾。”

在社工福利组织介入后,这些被严重忽视的儿童和青年得以走出阴霾,安全健康过上新生活,逐渐步入社会正轨。

社工们的工作不似一些人误解的“耍嘴皮子”说教,也非义务帮忙不支薪。相反地,本地社工都经过严格且系统化的培训,不仅是个专业也是全职工作。

吴婉娟坦言,一个人治愈心理伤疤的过程或许相当漫长,有些人甚至花了一辈子,早年悲惨经历可能限制一个人成长,周遭环境也是导因之一,身为社工须从多方面思考及提供帮助。“我从不教导他们怎么做,而是陪伴、鼓励并一同学习。”

见证孩子们成年后拥有美满家庭并事业有成,吴婉娟倍感欣慰,也推动她继续前行。“有的告诉我自己是三个孩子的妈,有的继续深造、被老板器重,也有人说想成为社工,把温暖传递下去。”

今年的国际社工日落在3月21日。谈及社工行业如今面临的挑战,吴婉娟指出,日益增加的需求和期望值,让社工持续处于高压环境,以受虐儿童为例,近10年被当局调查的案件翻了五倍之多,而社工工作难度也在提升。“我们就好像海绵,承上启下,要过滤也要分流水源,绝非易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