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岁那年参加的第一届华文大比拼,让钟君𤊥的妈妈留下深刻印象。在得知女儿参加全国中学现场翻译比赛后,她不仅不断鼓励女儿,还亲自查找短语让女儿翻译,协助她积极备赛。最终,钟君𤊥所属的南洋女子中学A组获得冠军。


第16届全国现场翻译比赛星期六(4月1日)举行,比赛分为初赛及决赛。初赛以闯关形式进行,参赛队伍须在80分钟内在南洋初级学院的不同地点,完成6个翻译测试关卡的挑战。


优胜的三支队伍进入决赛。参赛者须扮演口译员,协助三段情景剧中有中英文沟通障碍的演员完成沟通来一决雌雄。


南洋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课程讲师王胜钰博士是评委之一,她说评委们在评判时虽然也将表达能力、反应力等列入考量,但最重视的还是翻译的准确性。


她说,参赛学生大多表现不错,但在数字、较为复杂的亲属关系、特定新闻词语的翻译上有待加强。


比赛由南洋女子中学A组夺冠,中正中学总校A组和洛阳景中学A组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这也是南洋女中首次在这个比赛中夺冠。


钟君𤊥(中四,16岁)说首次参加比赛就夺冠让她感到惊喜,但这也离不开母亲的协助和自己的努力。她在一个月前被选中参赛后,就积极搜索地铁站中文名、旅游景点名称等备赛。

钟君𤊥的组员叶黎雅(中四,16岁)说,每组只有7分钟的时间记笔记,包括6分半钟要用来看情境剧视频并决定三个人的分工。“情景剧演员的台词较长,记住他们说的每段话本身就不容易,再看现场演出后来翻译会更难。”


全国翻译委员会成员、《联合早报》总编辑吴新迪首次作为比赛的评委,他说:“决赛现场搬演情景剧的形式很有意思,这展示了语言是在生活中是活用的,而不仅是一项应考的科目。”

本次比赛共有36所学校的70支队伍报名,约200名学生参与。比赛由南洋初级学院主办,全国翻译委员会与早报逗号协办。

全国华文大比拼由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合呈献,比赛获得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凯德集团Bugis+商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