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修订妇女宪章中与家暴相关的条文,通过加强家暴受害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扩大有关政府机构的权限,以及提高违反禁令的处罚、加强改造机制等方面,更及时地帮助任何性别的家暴受害者。

政府将加强保护家暴受害者的保护令机制,授权当局及早介入帮助受害者。除了可代为申请个人保护令,在必须紧急介入的情况下,当局也可当场发出临时的紧急禁令,禁止施暴者接近和联系受害者。必要时,当局也可向法庭申请让施暴者接受电子监测,以留意对方的行踪,防止受害者再受伤害。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星期二(5月9日)在国会为妇女宪章(家暴与其他)修正法案提出一读。

法案一旦通过,违反个人保护令等相关限制的施暴者将面对更高的刑罚。违令者可判罚款不超过1万元,或坐牢最长12个月,或两者兼施。目前的刑罚是,罚款不超过2000元,或坐牢最长六个月,或两者兼施。

政府将修订妇女宪章中与家暴相关的条文,通过加强家暴受害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扩大有关政府机构的权限,以及提高违反禁令的处罚、加强改造机制等方面,更及时地帮助任何性别的家暴受害者。

延伸阅读

九议员提呈赡养父母修正法案 避免失责父母滥用法令

目前,个人保护令只有驱逐出户(Domestic Exclusion)的条文,禁止施暴者回家,或只能待在家中某处;以及让施暴者接受辅导。修正法案一旦通过,保护令将增添远离(Stay Away)条文,禁止施暴者在其他场所接近受害者,包括受害者常去的地方如工作地点;以及通过新增的无接触(No Contact)条文,禁止施暴者联系受害者。

此外,如果施暴者有精神问题,而这或是造成暴力行为的原因,法庭接下来有望强制施暴者接受治疗,治疗期最长可达36个月。若不遵守强制治疗、治疗评估以及辅导安排,可罚款不超过2000元。即使保护令结束,施暴者须完成治疗或辅导。 

修正法案新增的紧急令(Emergency Order)也将让指定“保护人员”(Protectors),即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成立的24小时家暴紧急应对小组,在处理高风险案件时,有权发出这个临时禁令,限制施暴者回家、接近受害者或联系受害者。

目前,从家暴发生到当事人申请到个人保护令或急速令(Expedited Order)需要时间,受害者可能在这期间又遭对方伤害,法案做的调整旨在改进这方面的不足。违反紧急令者可被逮捕,紧急令时效为14天,如有需要,当局可再延长。

去年接1万多通求助热线 比前年多出近30%

政府2020年成立家庭暴力工作小组,隔年提出16项建议,旨在更有效地帮助遭遇家暴问题的家庭,防止事件重演。这些建议将逐步落实,包括今年4月成立的家暴紧急应对小组,它将与警方共同处理家暴事件。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全国防暴及性骚扰热线去年接到1万零800通电话,比前年的8400通多。这部门去年调查的家暴案件有2254起,前年有2346起。

当局指出,一些受害者可能因害怕,或不想与家人关系闹僵,不愿申请个人保护令。法案修订后,社会福利司长和保护人在必要时可代受害者申请。在受害者不愿举报施暴者违反禁令的特殊情况下,保护人员可向法庭申请,通过电子监测,留意施暴者的行踪。

国际研究显示,电子监测有助于保障受害者的安全、确保施暴者遵守禁令,也可记录证据。当所有介入都无效时,保护人员可申请将受害者带离住家,暂住在庇护所或亲友家。

国会今天继续辩论由官委议员提出的医疗护理支援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