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现在常常感叹生活节奏很快,想要保留更多本土特色和历史遗迹仔细回味。殊不知,早在40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声音了。
图为1981年8月26日拍摄的阿拉伯街(Arab Street)店屋,店家在卖竹制品。当时,社会上认为,新加坡的发展和城市重建速度太快,年轻一代对过往的历史一知半解。
新加坡规划师学会因此特别划出两条古迹道,保留有历史感的建筑物和标志,让年轻一辈能看到新加坡过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境况。
今天的阿拉伯街依旧保留不少旧店屋和街道,新式雅痞(yuppie,年轻城市专业人士的英文简称)风格的服饰和餐饮店也纷纷驻扎,一点也没有要被历史遗忘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