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听力不好,为了让他能使用更好的助听器,原本代理生产通讯用品的范成慈决定转换跑道,开始设计和研发助听器。

本地医疗器械制造商BUZUD创办人范成慈说:“那时要给爷爷买助听器,可是购买过程和后期的体验都非常糟糕,测试听力要到专门地方测试,调试了超过三个小时效果还不好。”

意识到年长者的听力问题是社会普遍现象,患者体验也常被忽视,所以范成慈便开始投入研发。由于自己是听力方面的门外汉,所以公司在2009年开始时只能使用主流的气导技术来设计助听器,通过增加分贝来解决听力问题。不过第一代助听器效果不佳,有着和其他助听器一样的问题。

范成慈说,经过第一代助听器的经验后,他意识到要设计出好的产品,就必须不断了解坊间的最新技术,还要持续和使用者沟通,了解他们实际的使用情况,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

使用先进骨传导技术与开发手机应用调整助听器

以新的设计理念重新出发后,范成慈研发的第二代助听器使用了最先进的骨传导技术,让使用者可以更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对于要到专门地方才能测试和调整助听器的使用者反馈,范成慈也开发了手机应用,让使用者能直接调整助听器。

延伸阅读

为听障学生学手语
为听障学生学手语
为助妻抗脱发 男子赴印度采药
为助妻抗脱发 男子赴印度采药

在听取反馈后,范成慈设计的新款助听器越来越像是人们普遍看到的蓝牙无线耳机的设计。如果佩戴者不说,外人或许很难察觉到他们戴的是助听器。

他说:“有些使用者不喜欢被别人知道自己有听力缺陷,这个设计就能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但我觉得产品设计师也必须兼顾不同的使用者,因此我们还是设计了看起来比较传统的助听器,这样一来年长者比较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