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庆典的首场预演星期六(7月22日)登场,约2万7000名公众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首次齐聚政府大厦前大草场,提前为国家庆生。

担任第一场国庆预演检阅官的是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预演结束后,主办方特别为所有参与者燃放了一分钟的烟花。

张秀兰(65岁,退休)与丈夫、儿子和儿媳一家四口一同观看预演。她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表演者呈献的演出很精彩,我能看到他们付出了很大努力,我看得很尽兴。”

她的儿媳吴依玲(31岁,托儿所教师)则告诉记者,尽管坐在蓝色区域后排靠屏幕的座位,燃放烟花时视野被遮挡了一半,但由于后排较高,却是观看空军飞行表演的理想地点,因此她还是很满意。

与五名亲戚一起观看预演的杨顺财(28岁,医院实验室职员)之前只在小学五年级时看过国民教育演出。“冠病疫情期间基本上不能大规模聚集,今晚的演出让我重新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延伸阅读

哈莉玛总统慰问国庆庆典全面防卫检阅礼参与者
哈莉玛总统慰问国庆庆典全面防卫检阅礼参与者
25年后重新演绎《家》 陈洁仪:更贴近现在的我
25年后重新演绎《家》 陈洁仪:更贴近现在的我

幕后人员紧锣密鼓 齐心呈献难忘庆典

负责第一和第三幕大型移动舞台的林嘉鸿中士与队友齐心协力将舞台在对的时间点,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卓祾祎摄)
负责第一和第三幕大型移动舞台的林嘉鸿中士与队友齐心协力将舞台在对的时间点,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卓祾祎摄)

还有不到三周就是国庆日,参与庆典的人员都在紧锣密鼓地排练,齐心协力为新加坡献上一场难忘的生日庆典演出。

国庆庆典表演管理委员会主席黄思民少校星期五(21日)受访时说,表演管理团队由约250名军人组成,主要负责将设计好的表演环节、创意和巧思搬上舞台,并确保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进场和离场。

问及在执行层面遇到的挑战,黄思民说:“我们的口令都是精确到秒,所以团队的协调和默契配合很重要,有时还须要在瞬间做出临场决策。”

负责第一和第三幕大型移动舞台的林嘉鸿中士受访时提到:“我们负责一起将四个小平台移动到中心,拼成一个大舞台,让舞者在上面安全地完成表演。”

林嘉鸿指出,起初,执行者和设计者都有各自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很积极地在商讨中达成共识,为庆典的顺利进行一同努力。

他认为,团队精神很关键。“我和队友在推的时候,要一起发力,才能让这么大型的舞台动起来,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很吃力。”

无论风吹日晒,林嘉鸿和队友们在过去两个月都坚持训练,只为完美无误地把舞台合并起来。“我们一共推了七八十次,刚刚尝试时,不仅有推不动的问题,我还因为节奏没有跟上而跌倒过。不过,后来掌握了技巧,就克服了恐惧和挑战。”

与过去三周供小五学生观看的国民教育演出不同,虽然现场观众人数相似,但第一场国庆庆典预演却是大批公众到现场观看。

负责引导绿、黄、蓝座位区观众的苏美仪少尉(22岁)告诉记者,国民教育演出时,军人带领小学生入场就座,相对容易执行,虽然在预演首次接待大批公众有点挑战,但团队有应对方案,对疏导人群有信心。“看到我们付出的劳动结出了果实,让新加坡人能欣赏这场演出,我和团队都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