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四个地点的行人交通灯将陆续增设微波感应功能,行人只须挥手就能启动“绿人”过马路。位于盛港的丰伟小学附近一个行人交通灯已开始试用这款科技。
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四(8月10日)在脸书贴文说,当局将扩大“免触碰按钮”的试行计划,会在四个人流量较高的地点,陆续为行人交通灯增设“免触式”微波感应功能。行人在感应器前挥手就能让“绿人”现身,不用再按钮。
陆交局已在芬薇巷、靠近丰伟小学的一个行人交通灯试行这款电波感应,接下来也会在实龙岗路(靠近加冷公园连道)、武吉巴督31街(靠近大众小学),以及循环路(靠近循环路小贩中心)的行人交通灯陆续试行新科技。试行计划为期六个月。
试行计划会对比微波感应与红外线感应
陆交局早前已在四个人流量较高的地点试行使用红外线感应的人行交通灯。这四个地点分别是惹兰勿刹和赛阿威路交界处、淡滨尼86街(靠近第879A座组屋)、武吉巴督32街(靠近圣安东尼小学),以及义顺21街(靠近第219座组屋)。
行人只要在按钮前约10公分处挥手,红外线感应就能探测,并发送“绿人”现身信号。无论是按钮还是挥手,等候交通灯转色时间不变。陆交局也在按钮上方贴图示,教导人们免触碰按钮的使用方法。
延伸阅读
陆交局受询时说,微波感应器通过微波的发射与回弹来探测行人的“挥手”动作,红外线感应器则依靠光线原理。行人不会察觉这两种技术的区别。当局会通过试行计划比较两者的精准性、灵敏度和耐用功能。
居民乐见新设计 称其更卫生
受访居民认为“免触式”行人交通灯比较卫生,可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创新科技值得赞许。
居民陈芊如(32岁,护士)说:“挥手比按钮方便,而且按钮上可能有不少细菌,挥手降低病毒传染的风险,比较卫生。”
黎茹颖(39岁,保险经纪)认为:“挥手比按钮卫生,但如果双手提着大包小包,用手肘按钮就会比挥手肘方便。”
陈聪(25岁,幼儿园教师)说:“新设计避免好玩的小孩不停按扭,有助减少维修按钮的需要。当局也可以考虑在交通灯上贴真人示范照,这样不识字的公众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新设计应该如何使用。”
杜米拉(42岁,帮佣)没看见交通灯上的告示牌,本想按钮,伸手靠近感应器时发现挥手即可启动“绿人”。她说:“若告示牌上的字体能放大,公众会比较容易看见,意识到交通灯已采用不同的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