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共享居住需求增加,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决定,再把武吉知马一带的国有房地产出租,供承租者提供共享居住空间。

土管局星期三(8月16日)发文告说,社会趋势和偏好的改变,使人们对共享居住空间的需求日益上升。为此,当局将出租更多国有房地产,给市场注入更多共享居住空间,包括爱文士路(Evans Rd)26号的三层楼建筑。根据记录,该建筑在1958年开幕,当时是马来亚大学的女学生宿舍,目前同样用为学生宿舍。

同私人或组屋租赁房产以及服务式公寓或学生宿舍相比,当局规定共享居住空间租户的最短租约为三个月,而同个单位最多可容纳六个没有关联的租户。

爱文士路26号这座建筑(不包括01-08单位)共有约200个房间,总楼面超过6500平方米,租期为五年,期满可申请延长四年。招标将于9月27日截止,结果预计今年年底公布。

土管局受询时说,推出国有资产充作共享居住空间时,会考虑市场需求以及同周围发展是否相符等。此外,建筑的地点以及环境也是一大考量,在确保交通便利的同时也不会对周围居民和公众造成太大影响。

延伸阅读

私宅紧缺租金高涨 共居空间变抢手
私宅紧缺租金高涨 共居空间变抢手
本地共享居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前景受家办与富人看好
本地共享居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前景受家办与富人看好

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官麦俊荣说,土管局管理的国有资产中那些曾是住屋类的建筑,最适合重新发展成共享居住空间,建筑越大就越有经济效益。

合登集团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说,共享居住空间租户只租下单间卧室,其他空间属于共用,例如厨房、客厅和卫浴等,租金通常也包含定期客房打扫服务费、水电费和各种杂费。“此外,这类项目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社群生活。这对一些租户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租房选项。”

李思德认为,尽管目前共享居住空间的需求相比冠病疫情期间有所趋缓,但仍会稳步发展,因此政府接下来推出更多国有资产供招标,这有助增加供应。

《联合早报》早前报道,土管局3月为小印度兴都路(Hindoo Road)79号至95号的九座国有房地产的双层建筑招标,首次用于让人们经营共享居住空间。这些建筑的总楼面近1700平方米,租期为五年,之后可申请延长四年。

土管局星期三在文告中宣布,Eco Energy私人有限公司成功得标,与共享居住空间经营业者Cove Living私人有限公司联合管理。本轮竞标共吸引16组投标者,当局以“价格与素质准则”(Price-Quality Method,简称PQM)评估。

兴都路79号至95号建筑内的18个公寓式单位将重新装修成54个房间,以及公共空间。(Eco Energy 提供构想图)
兴都路79号至95号建筑内的18个公寓式单位将重新装修成54个房间,以及公共空间。(Eco Energy 提供构想图)

该建筑内的18个公寓式单位将重新装修成54个带有浴室的房间,其中还将有供租客吃喝玩乐的公共空间,促进社群凝聚力。建筑内也会设有环保节能的设施。

土管局去年起 为国有资产引进更有创意使用概念

土管局局长刘显扬说,土管局自2022年起,依据价格与素质准则,为国有资产引进更有创意的使用概念。“各类国有资产推出,招人改为共享居住空间,显示了我们增加国有资产价值的努力,也通过灵活短期重新用地方式,达到新加坡不断变化的需求。”

麦俊荣认为,土管局把适合的国有资产以共享空间方式出租,虽然数量有限但仍有助加强我国的宜居程度,吸引更多外来人才。

Eco Energy总经理陈清津说,兴都路位处市区,周围有不少办公楼以及高等教育学府,料将受专业人士和学生的青睐。1925 Quarters预计明年年初推出,每月租金从3500元起跳。

土管局接下来将推出更多国有资产作为共享居住空间用途,包括兴都路15号到31号建筑。陈清津透露,公司有意竞标,望两处建筑可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