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安行街道”计划的五个邻里具体地点敲定,总长近五公里。这些地点的交通灯“绿人”时间将延长,行人等“绿人”的时间也会更短。
这五个地点是:
一、宏茂桥31街,介于宏茂桥6道和8道,长730公尺;
二、武吉巴督31、32和33街,也延长到武吉巴督西5道和武吉巴督东5道的部分路段,长1.9公里;
三、淡滨尼9道,介于淡滨尼43街和44及45街,长390公尺;
四、大巴窑1A巷和2巷,介于大巴窑中心和大巴窑1巷,长一公里;
五、西海岸路,介于西海岸连路和金文泰2道,长770公尺。
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三(8月23日)发文告说,选择在以上地点试行“安行街道”(Friendly Streets)计划,是因为行人和脚踏车骑士流量较高,也靠近巴刹、小贩中心、民众俱乐部、学校和地铁站等基础设施。
安行街道推出的措施将优先考虑行人需求,舒缓交通,进而营造更顺畅和便利的步行及骑行体验。例如,延长交通灯“绿人”的时间,及缩短行人等候“绿人”的间隔时间;扩大人行道和脚踏车道;铺平高低不平的人行过道;以及增建路隆,鼓励驾驶者放慢车速等。
许连碹:目标2025年底前完工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星期三走访武吉巴督西安行街道试验地区后受访时说,陆交局已经开始在五个试验区与利益相关者交流,希望能在今年底开展一些工程。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完成所有工程,但一些计划可能分阶段提早推出。”
安行街道将根据社区需求量身定制,个别市镇将设立工作小组,由基层顾问和交通部的代表牵头。其他成员来自市镇理事会、基层领袖、政府机构和相关学校、小贩中心及商联会。陆交局鼓励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积极提供反馈。
许连碹说,有别于现有其他措施,如乐龄安全区和校区等,安行街道计划注重和基层一起商讨所需建设的设施,也实地观察和了解不同道路使用者的行为。
“这是为确保所推出的设施能真正回应使用者的需求和挑战,确保它们获得使用。”
住在武吉巴督超过30年的张严升(60岁,退休者)说,与其增建斑马线,他觉得交通灯对行人更安全。这是因为开车人士有时没有注意到斑马线上的行人,要是开得快,就来不及刹车。
“要是有交通灯,绿人时间也久一点,这样比较好。”
另一名居民赖添发(72岁,退休者)也提到,有些驾驶者没耐心等,导致行人过斑马线也过得很着急,因此交通灯对行人比较安全。
退休德士司机陈亚发(75岁)有时会推轮椅带妻子去综合诊疗所。他说:“交通灯绿人要是可以久一点,等绿人的时间短一些,对老人家当然好。不过,驾驶者就会很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