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在下个月发布本地第一份数码经济报告,阐述数码经济如何为本地经济做出贡献,并判断未来的发展和步伐。报告的部分内容与中小企业数码化进展有关,包括透露使用至少一种数码工具的本地中小企业已从2018年的74%,增加到2022年的94%。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星期五(8月25日)出席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Nanyang Centr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NCPA)的2023年连氏善治国际学术会议时,做出这项宣布。
她也说,报告会评估本地在培养技术劳动力和帮助企业进行数码转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杨莉明说:“虽然报告仍处于起草阶段,但一些趋势值得注意。信息和通讯领域是2017年至2022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是新加坡数码扩张的关键驱动力以及经济增长的引擎。其他领域通过投资数码技术所取得的增值,也在同一时期取得快速增长。”
在科技采纳方面,中小企业如预期般仍落后于大公司,但这些企业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20个百分点的增长,达94%。目前较具规模企业的科技采纳率已达到100%。
延伸阅读
报告出炉后,政府也会继续研究数码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步完整记录数码经济对本地经济的贡献。
科技采纳率是指使用至少一种数码工具的企业占比,这包括采纳数码支付、电子发票和电子商务的企业比率。数码经济除了包括信息和通信行业,如在线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也包括其他领域,如服务业和制造业,通过投资数码技术所产生的价值。
杨莉明分享政府数码治理三大目标
杨莉明也向与会者分享政府的数码治理方面的三大目标,分别是创造更多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在网络空间里维持信任和安全;以及培养社会的团结和使命感。
为了妥善应对数码时代的挑战和实现数码治理的目标,杨莉明也提出政府应在五个领域采取行动,其中包括投资基础设施,以及协助企业建设能力。政府也应该制定平衡且能灵活更新的法律和法规,并邀请全社会参与建造多元的数码空间。
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确保在治理方面能够相互借鉴。
要有效治理数码领域,杨莉明认为政府必须深入理解数码技术、制定和落实政策时保持敏捷,以及确保政策以数据为导向。
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邀请逾300名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日本和韩国等地的学者和决策者,探讨各地政府应如何通过善治来实现共同利益,从而应对未来多面的危机。
杨莉明也在仪式上见证了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的新书发布仪式。这本新书的内容涵盖冠病疫情后各国如何采取实现善治的措施,促进全球卫生秩序的恢复和经济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