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百岁冥诞,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联同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星期二(9月12日)举办《李光耀与中国改革开放》纪录片首映会,回顾李光耀奠定新中友谊关系的智慧。
这部纪录片由中国驻新大使馆与深圳卫视联手制作,深入探讨李光耀对新中两国关系的奉献。纪录片自去年底开始筹备,制作时间长达一年。在制作过程中,团队查找了大量资料,历时数月、跨越千里,采访50多名亲历者,最年长的近百岁,最年轻的20多岁。
秉持新中共赢理念访华33次 李光耀促成四重要经贸合作
1976年至2011年间,李光耀共出访中国33次,为新中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秉持新中合作共赢的理念,促成了四项重要的经贸合作。
时长45分钟的影片不仅记录李光耀的访华经历,也呈现他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苏州工业园区到天津生态城,再到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及广州知识城,新中两国的重要合作项目始终贯穿李光耀所秉持的合作共赢的理念。
此外,纪录片也着重体现中国改革开放有效借鉴各种新加坡政府的国家管理经验,例如社会秩序管理、工业发展及环境保护等。
高泉庆:李光耀邓小平携手 带动两国互惠高效发展传为佳话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在总商会大厦嘉庚堂举行的首映会上致辞时说:“李光耀先生和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先生携手合作,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带动两国互惠互利、高效发展,至今传为佳话。”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临时代办朱憬致辞时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向李光耀这位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家、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表达深深的敬重、缅怀之情。正是由于我们两国领导人始终秉持长远发展的眼光,始终遵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诉求,克服种种困难挑战,才得以使两国人民持续受益。”
成汉通:会面细节凸显两国领导人彼此尊重
约200名嘉宾受邀出席首映会,我国前国会议员成汉通(73岁)在会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邓小平因知道李光耀对烟过敏,而选择在会面时不抽烟。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彼此的尊重。”
萧福民(55岁,信息技术公司总监)观后说:“我对纪录片中苏州工业园区的雕塑‘圆融’印象尤为深刻,雕塑象征两国圆融共赢,意即在发生纷争的时候,也能圆融化解,这反映了李光耀先生处世待人的态度。”
首映会现场还播放李光耀生前喜爱的音乐,并准备了他爱吃的多种美食,如罗惹(rojak)、米暹、乌打(otah)、豆花和提拉米苏等,让观众更加贴近李光耀平易近人的一面,了解他的品味和生活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