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镜头】坚信深隧道阴沟系统“一定能成”

深隧道阴沟系统开拓者郑国民说:“我从不抱着爬上职场梯级的心态,只是专注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关俊威摄)
深隧道阴沟系统开拓者郑国民说:“我从不抱着爬上职场梯级的心态,只是专注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关俊威摄)

字体大小:

早在1990年代,公用事业局的深隧道阴沟系统已在酝酿中。要深入地下挖掘全程约206公里长的隧道,这个任务放在那个年代似乎难以做到,但项目开拓者始终坚信:“这个项目一定能成。”

女皇大道惹兰韩日默地深55米,深隧道阴沟系统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关俊威摄)

深隧道阴沟系统耗资约100亿元建造,建成后可以把新加坡全岛污水集中送往大士、樟宜和克兰芝水供回收厂处理并净化成新生水,系统运作寿命至少100年。

地底深处不存在白天或黑夜的概念,员工在闷热的环境里,靠着沿着地上的照明灯,不分昼夜地建造我国颠覆性的水利设施。(关俊威摄)

这项颠覆性工程由郑国民(78岁)于1995年构思,他当时在环境发展部担任环境工程主任。

郑国民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忆述,他当年管理的污水部门提交一个计划书,拟议建造一款粗大的污水管,从金泉水供回收厂一直延伸到东海岸。

计划书最终被郑国民否决,因为他认为我国的水利设施可以更有规划地建设。

“为何不重新设立水供回收厂,利用地心引力输送污水?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拆除很多水泵,腾出土地给其他用途,长期来看更有效益。”

深隧道阴沟系统全长206公里,建成后把新加坡全岛污水集中送往大士、樟宜和克兰芝水供回收厂处理并净化成新生水。(关俊威摄)

郑国民说,当年国外已有深隧道工程,只是国情不同,计划不能全盘照搬。他于是找同事分析建设深隧道阴沟系统是否可行,从研究土地性质,到成本效益,一两个月的评估显示,工程能带来的利益远超过成本。

深隧道的概念获得时任环境发展部常任秘书陈义辅、财政部常任秘书严崇涛,以及环境发展部长张志贤等人的支持。团队也到外国考察,吸取经验,1999年展开挖掘工作。

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来自他乡的工人辛勤工作,用高密度聚乙烯混凝土为隧道加工,避免隧道在潮湿和多微生物的环境下腐蚀,延长寿命。工人轮班工作,分早上8时到晚上8时,以及晚上8时至早上8时,每一班有15人。(关俊威摄)

曾让郑国民苦恼的是在实里达一带进行挖掘工作,因为那里积水多,阻碍了工作,团队必须利用冰冻科技,凝结土里的水分,才可以进行挖掘。

“投资冰冻技术加重了成本,可是这个工程对国家长远发展仍有益,我始终对项目抱有信心。”

工程早前受冠病疫情耽搁,预计2026年才完工。截至今年8月,第二阶段已完成50公里的挖掘工作。(关俊威摄)

郑国民说,在没有先进科技的年代,挑粪夫必须挨家挨户用桶取粪。“包括沿着新加坡河的店屋,挑粪夫拿着桶子从前门进去,出来时桶里装满粪便,与店屋售卖的食物形成反差,画面深刻烙印在记忆中。”

大士供水回收厂占地54公顷,建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进行。建成后,污水通过深隧道送至回收厂进行脱水过程,完成脱水的污泥会送至国家环境局管理的集成废物管理设施处理。(关俊威摄)

郑国民认为,现在没有缺水的情况,人们也没有经历过制水,未必能理解每一滴水的真正价值。“政府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缺水的例子来宣导,另一个方式就是为水定价,这虽然伤荷包,但能反映水的真正价值。”

深隧道阴沟系统如今进入第二阶段,预计2026年竣工。尽管郑国民已退休,但他继续关注国家发展,希望我国在水利建设继续突破,在国际舞台发光。深隧道阴沟系统能回收每一滴污水,我们从此不再担心缺水的问题。”

深隧道阴沟系统第二阶段工程部门助理署长叶保德(右)说,要在深地使用重型机械具十分挑战,但团队重视安全,遵守所有安全条件。“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尽一分力,是个意义深刻,也很有成就感的体验。”左为深隧道阴沟系统第二阶段工程部门高级助理署长廖玉光。(关俊威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