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生今年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傲人,斩获14金12银两铜和一项荣誉奖,并在化学和生物竞赛中夺得第一名。
教育部星期四(9月21日)发布文告说,今年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在7月至9月期间,于海外或以线上形式举行。代表新加坡参赛的学生们在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竞赛中表现优异,为国争光。
新加坡首获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
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新加坡学生从89个国家和地区的348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我国自1988年首次参加这项化学赛事以来,第一次荣获第一名。
代表新加坡参赛的曾齐融、李宇翔、朱健豪和沙玛(Panshul Sharma)四名学生都斩获金牌,新加坡也是全队皆取得金牌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国家是中国。
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高二学生曾齐融(18岁)取得个人总成绩第五名的佳绩。他在受访时说,他六七岁时接触到元素周期表,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曾齐融小时候常在父母和外婆的陪伴下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阅读科学家的小故事。他说,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就不会有今日的成绩。他立志将来成为一名教师,分享知识并培养下一代对科学的兴趣。
他说:“这次比赛不仅让我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拓宽了眼界。我们这个队伍很有团队精神,实验结果不理想,或者遇到问题时大家会互相帮忙、相互鼓励。”
在阿联酋举办的第34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新加坡代表队也从76个国家和地区的293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同样获得第一名。
赖乐豪、林乐暄、苏士贤和帕哈里(Debraath Pahari)四名参赛学生全都取得金牌,新加坡和印度是全部参赛队员皆取得金牌的两个国家。
莱佛士书院高二学生赖乐豪(18岁)受访时说,相较于一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奥林匹克竞赛考察的知识面更广、程度更深,在训练过程中从大学教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也提升了思辨能力。
赖乐豪期望日后能在本地大学修读医学相关的课程,将来当一名医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来帮助更多人。
8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19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新加坡则取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
此外,新加坡代表队还在8月底至9月初于匈牙利举行的国际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7月在日本分别举行的国际数学和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两枚金牌、三枚银牌和一个荣誉奖,以及五枚银牌。
陈振声:学生们敢于尝试和努力的精神难能可贵
教育部长陈振声在脸书贴文肯定学生们的付出与成就,以及老师们的指导。他说:“在他们今天取的成就背后,还有他们在科学道路上失败的实验、艰苦的训练,以及多年来不断深化知识、自我探索的故事。比起学生们的奖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敢于尝试和努力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