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是社会变革的领跑者或社会政策的设计者,如果冒险涉足这个领域,不仅不符合法院的裁决角色,损害法院的合法性,也会破坏人们对法院依法公正裁决每起案件的信任。
大法官梅达顺星期四(9月21日)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为“与社区对话”系列主持推介仪式时发表专题演讲,发表上述看法。
要法院领导变革是从根本上误解司法作用
他指出,有些人可能希望看到法院领导变革,特别是推进被视为进步或可取的变革,发挥更积极作用,在有争议的社会课题上表明立场,“但期望法院这样做,就是从根本上误解司法的作用”。
第一场对话的主题为“法院在社会的角色—保护社会”,旨在提高人们对法院的认识,了解作为独立和公正国家机关的法院,功能在于诠释和实行法律,以及裁决案件。对话也讨论法院如何通过提供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法官在演讲中,以退休医生陈生枝向终审法院挑战377A为例说,终审法院当时就谨慎地澄清法院的角色和所审理的上诉范围,并在判词中明确说明,这个上诉不关乎377A的政策优点或社会政治愿望,也跟同性恋者的道德价值或者无法改变性取向无关。
大法官指出,这些法律之外的问题,超出法院的职权范围,实际上是无法通过侧重法律原则、权利和责任的司法程序来解决的。
他认为,这类涉及道德良心的根本分歧,其实通过政治进程来解决更好,因为更能针对与公共利益对立的概念进行民主辩论,为不同利益和意见制定包容的多元政策。
2022年11月底,国会通过废除引发社会政治争议的《刑事法典》第377A条文,男男性行为不再被视为犯罪行为。
谈到法院的裁决角色时,大法官说,法院的角色是阐明法律,并根据法律而非社会的特定利益相关者或利益集团,或者法官的个人倾向进行裁决。
大法官:司法机构须公正对待和为每起案件负责
他强调,司法机构的诚信和合法性至关重要,必须公正对待和为每起案件负责。
“事实上,正因为法院不涉足社会和政治争议领域,才能继续发挥关键的稳定作用,让公众广泛接受法院为社会的法律仲裁者和裁判,并且对法治而非法院条例有信心。”
“与社区对话”由新加坡法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跃社科大学(SUSS)三所大学的法学院联办,司法界、学术界、法律界和其他领域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就涉及社区的热门课题交流。
这系列对话旨在传达司法观点、提高认识和鼓励就法律、社区和社会普遍存在的交叉问题对话。三个法学院将举行七场对话,希望司法机构与受邀出席的社区组织和自助团体等建立更紧密联系。
共200人出席星期四的对话,第二场对话预计11月中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