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上调并非推高营运成本的唯一因素,受访的餐饮和食品业者说,在决定是否把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前,会全面考虑所有因素,包括电费、租金、原材料价格和维持竞争力等。

金山岭饮食集团主席洪启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通货膨胀导致人力和能源等成本纷纷上涨,近年来经营咖啡店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今水价又起,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认为政府应该在上调水价前咨询业者的意见。

“业者明白水价上涨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有公共咨询,我们就有机会提出各自面对的挑战,集思广益,讨论如何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成本。”

金山岭旗下有36家咖啡店,其中21家茶水档由集团管理。他说,由于最近各种成本都上涨,加上明年水价调高,多数茶水档很可能因此从明年开始将饮料价格调高1至2角。后年水价进一步调高时,可能会再加1至2角。

明年4月1日,非住家用户使用的饮用水,每立方米(即1000公升)调高2角钱;2025年4月1日再调高3角钱,最终价格是3.24元(不含消费税),总增幅约18%。

延伸阅读

水价分两年调涨 组屋用户水费月增7元
水价分两年调涨 组屋用户水费月增7元
水价上调加剧生活压力 民众盼获得更多津贴
水价上调加剧生活压力 民众盼获得更多津贴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洪宝兴说,18%的增幅虽然高,但是水费仅占咖啡店运作成本的几巴仙,所以影响不是很大。

“我想个别摊主在决定要不要起价时,也会考虑其他的成本。单单起水价影响不大,不过成本这里加一点、那里加一点,影响就不小了。”

受访摊贩:不马上调高饮料价格

陈明丽(68岁)和二哥一起在中峇鲁小贩中心经营茶水档,他们卖的咖啡乌今年刚起了1角钱,大杯卖1元1角,小杯1元。除了冲泡饮料,用水较多的地方就是清洗咖啡袋。

她说,不会因为水价上调就马上调高饮料的价格,因为他们做的是熟客生意。“我们通常等多数摊位都起价后才会跟着起,因为到了那个时候顾客比较可以接受。”

新加坡食品厂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大华食品公司董事经理白毅柏受访时说:“我们完全明白新加坡的资源有限,而且水属于战略资源,因此必须确保水供有保障。”

但他也说,这两年来无论是电费、包装,还是黄豆和盐等原材料都起价,他们的成本至少增加了15%。如今水价也要上调,而且18%的涨幅不低,肯定会加重食品制造业的压力。

“食品制造业很难减少用水,因为要确保食品安全就必须勤于清洗。我们每个月的用水,维持生产线卫生和制作成品各占五成。要维持最基本的食品卫生,发酵室、发酵槽、蒸豆桶和包裝设备等每次用完都必须清洗。”

对于产品是否会因此起价,他说,水价上涨的消息刚刚宣布,无法那么快就决定。在制定价格时除了成本外,也必须考虑到竞争的问题,包括外来的恶性竞争以及外销时是否具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