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从狂犬病低风险国家及地区进口的宠物无须隔离。受访业者欢迎新条例,但同时也担心宠物数量可能因此剧增,市场过于饱和。
配合世界狂犬病日,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星期四(9月28日)在脸书发贴文透露,当局将延长狂犬病血清检测的有效期,并取消从狂犬病低风险国家及地区进口宠物的隔离要求。
也就是说,更多进口宠物将无须接受10天到30天的隔离。条例细节仍在评估中,明年第二季实施。
陈杰豪:为宠物进口商提供更大灵活性
陈杰豪说,放宽条例是为了在保证动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为宠物进口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他说:“本地的进口猫狗数量比五年前显著增加三倍。动物与兽医事务组计划依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的最新标准,修改新加坡的进口条例。”
根据国家公园局属下的动物与兽医事务组网站,我国目前将宠物进口国家与地区分为四个等级:爱尔兰、新西兰、英国和澳大利亚这四个没有狂犬病风险的国家属于最高的“A”等级;挪威、法国、日本、香港等是“B”;加拿大、美国、台湾等是“C”;其余国家与地区属于“D“级,包括马来西亚和泰国等。
在新条例下,当局拟将“B”和“C”等级合并成为低风险国家与地区,并分别为三个新组别调整进口条例。
陈杰豪在贴文中也提到,动物与兽医事务组长期以来和移民与关卡局、新加坡警察海岸卫队等机构合作,管控动物进口并取缔走私行为。
新加坡犬协会会长王尾庆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国目前的宠物进口条例非常严格,尤其是从狂犬病安全等级较低的国家与地区进口宠物时,过程复杂漫长,隔离中心经常供不应求。
王尾庆认为,以安全为前提,新条例料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能帮助业者省下进口过程中的一些时间和精力,或带动进口猫狗的数量。
经营连锁宠物店Pets’ Station的吕姓业者则说,本地宠物市场在冠病疫情后已接近饱和,如今放宽进口条例可能导致情况恶化,造成更多宠物遭弃养。
他希望当局届时可以解释放宽条例的原因,让业者了解和应对。
为乌敏岛和岸边渔场的狗注射狂犬病疫苗
此外,陈杰豪也在贴文中提及动物与兽医事务组一年一度为乌敏岛和岸边渔场的狗注射狂犬病疫苗的“Ops Vax Lyssa”行动。这些狗更有可能接触从海外进入或游来的动物,因此患上狂犬病的风险较大。
当局至今已为300多只狗注射疫苗,并为它们体检及植入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