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本地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关注,但超过半数新加坡人认为,心理健康课题在本地仍缺乏讨论,或者即使有所讨论也未能产生正面变化。
调研机构RySense通过HappyDot.sg网站进行调查,访问了1583名新加坡人对心理健康的看法。结果发现,24%受访者认为,本地对心理健康议题缺乏讨论;31%认为虽有所讨论,却未能有正面变化。另有29%受访者说,针对心理健康的讨论在本地促成的正面变化不够,只有7%认为情况显著变好。
令人鼓舞的是,约八成的新加坡人自认,对于可能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更能够谅解了。只有1%表示他们对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者的谅解减少了。
调查也发现,人们遇到心理问题时一般不寻求专业帮助,主要原因有三,即费用、不愿与陌生人分享个人困难,以及认为自己可以克服问题。虽然人们更能谅解可能有心理问题的人,但超过两成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的负面印象,包括担心医疗记录被滥用或被误以为是精神有问题,都是人们寻求专业帮助的障碍。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需获得更多关注的领域主要是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情况,其次是改变社会对心理健康的看法、校园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政府的政策和触及面。针对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情况,受访者认为,公司机构应该对灵活工作安排持开放态度、解决工作的压力和倦怠问题,并教导上级如何支持下级。
这个调查也反映了新加坡人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包括在家休息、享用美食、观赏表演或电影、做运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