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野生动物保育工作传来好消息,曾被认为濒临绝种的莱佛士叶猴数量,预计在未来15年将倍增至150只以上,到了2071年预计增至超过240只。
上述研究结果刊登在9月的《莱佛士动物学通报》(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由新加坡和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这一发现推翻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当时的研究显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前称为印尼叶猴的莱佛士叶猴(Raffles’ Banded Langur)可能在40年内灭绝。
须保护剩余栖息地
本地专门研究莱佛士叶猴的灵长类动物学家洪慧芳博士说,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只要采取适当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就能把一个物种从濒临灭绝的边缘拯救回来。
不过她也坦言,尽管目前的进展令人鼓舞,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保护剩余的栖息地。
莱佛士叶猴属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柔佛州及彭亨州南部森林的特有物种,主要以叶子和其他植物部位为食,特征是一身黑毛及胸部和内腿上有白色条纹。
本地和马国多个组织和机构2016年成立莱佛士叶猴工作小组,推动叶猴的保护工作。工作小组由万礼自然保育基金管理和资助,并与国家公园局合作采取措施改善和保护莱佛士叶猴的栖息地、对莱佛士叶猴展开研究及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工作小组大力宣传并让公众参与保护工作,包括启动一个公民科学项目,以提高对莱佛士叶猴的认识。该项目已进入第七年,成功吸引超过520名志愿者。
研究人员强调,尽管研究得出积极的结果,但如果莱佛士叶猴的死亡率略微增加,可能导致未来50年内的叶猴数量减少。它们面对的最大威胁是失去栖息地,研究人员指出,最有效的短期管理策略是加强栖息地之间的连接。
研究显示,莱佛士叶猴特别容易因道路相关事故而死亡,尤其在尝试穿越森林和公路时。2017年至2023年间,就有四只叶猴死于车祸,占总数量的约5%。
公园局自然保护处高级署长林良任说,公园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莱佛士叶猴的栖息地,包括与社区合作,通过重新造林和植树来改善栖息地。例如在汤申自然公园种植植物,把周围树冠连通起来。
公园局也在旧汤申路上段安装绳索桥,让莱佛士叶猴能安全往来汤申自然公园与中央集水地带自然保护区,并方便工作小组观察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