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一场交通事故,改变了胡宗唐一家的生活轨迹,他的儿子因此须依靠轮椅行动。为了照顾儿子,胡宗唐辞去了消防工程师的工作,承担起看护儿子的责任。
胡宗唐(47岁)一家来自香港,他的妻子王晓勤是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两年前移居新加坡。王晓勤星期天(10月15日)带领学生在关怀看护者活动设展,为看护者分享看护知识。胡宗唐也带儿子一同参与。
义顺集选区议员陈浍敏携手社会企业SG Assist举办此关怀看护者活动,感激看护者无私的付出,促进看护者的社区凝聚力,并提高人们对看护资源的认识。
看护者参加活动与工作坊 放松身心也自我护理
活动当天,看护者有机会参与紫菀花手工活动和枕头香精喷雾工作坊,促进自我护理。此外,社区合作伙伴也在活动设展和工作坊,提供看护相关资源,包括预先护理计划及预先医疗指示等。
胡宗唐受访时说,全职看护的工作让他身心俱疲,不仅消耗体力,休息不充足,生活受到很多限制。参加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遇到其他有类似经验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活动中有趣的游戏也能让他们放松身心。
他说:“活动传达的资讯也提醒了我要重视自我护理和休息,毕竟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晓勤也说,儿子今年七岁,正在上小一,儿子只是不能走动,但智力发展完善。夫妻俩很喜欢新加坡包容的学习氛围,让儿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普通学校上学。
陈浍敏:辛劳无法获家人体恤 是看护者主要挑战之一
陈浍敏受访时指出,看护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家人无法理解和体恤他们的辛劳,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得不到安慰。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公众更了解看护者的心路历程,聆听他们的挑战和心声,知道如何更好地体恤和关怀看护者。
活动参与者之一,卓明红(54岁)为了看护父母而离职。她说:“目前父母只是膝盖有问题,走动不方便。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慢慢学习如何照顾他们,参加这些活动让我有机会向其他看护者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另一名看护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梁秀花(60岁)今年开始看护患有失智症的母亲。同时兼顾工作与看护责任的她,有时不得不让母亲独自待在家中。她有时会带母亲一起参加关怀看护者课程,与其他看护者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她说,母亲年纪大了,做事情很慢。一开始她会觉得很烦躁,但后来逐渐适应了母亲的节奏,试着更理解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