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防部队展开的内部审查发现,过去的多数灭火行动都安全进行,但偶尔出现个别疏失,其中包括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为减少类似情况,民防部队已开始在火场采取额外措施。
2022年12月8日,亨德申路第91座组屋一个租赁单位失火,19岁国民服役消防员吴宏泽在灭火时倒地昏迷,送院不治,当局事后委任内部小组进行事后审查(After Action Review)。
民防部队发言人星期六(10月21日)进一步答复媒体询问时透露,这个内部审查过程历时10个月,涵盖范围包括民防的消防程序步骤、行动安全以及装备和培训等。
审查结果证实,整体而言,民防部队系统化地教授消防准则,消防员也清楚当局的指导原则。反馈意见和实例研究也说明,现场的指挥和控制总体良好,也注重消防队的行动安全。
不过行动中偶尔出现了个别失误。主要是在火场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没有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或在灭火后进行浇湿工作时,没有使用呼吸配备。
为解决这一问题,民防部队从2023年9月18日起规定在所有住宅火灾中设立呼吸配备控制点。民防部队过去只在大型或复杂火场设置这类控制点。
该控制点的人员须协助现场指挥官的消防员部署工作,确保行动安全,包括消防员进入火场前已充分配备和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控制点人员的另一项关键任务是监测火场消防员的呼吸配备所剩空气量,以便能及时更换呼吸配备。
审查小组也建议 全面检讨现场指挥官选拔和培训
审查小组也提出其他建议,包括全面检讨现场指挥官的选拔和培训、在消防员头盔上装上可识别身份的记号(预计明年3月完成),以及有关前线人员佩戴随身摄像机(Body-Worn Cameras)的条例。
目前,只有消防副队长等级以上的人员才会分配随身摄像机。从明年3月起,所有小组组长(Section Commander)都将佩戴随身摄像机。
当局也将在2024年5月在指挥中心实施随身摄像机直播功能,届时随身摄像机能有效提升现场决策能力。
涉嫌把吴宏泽单独留在火场,被控鲁莽行为导致他人重伤的卡米尔(38岁)已被调离前线转至行政支援岗位,薪水减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