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反对党不时在国会提出动议,为自己所关注的课题争取更长发言时间。

几乎每一次,反对党提的动议都会被掌控绝对多数议席的执政党提出做关键词或行文的修改,再予以通过。

星期二(11月7日)的国会,国会反对党领袖、工人党党魁毕丹星和另一名工人党议员蔡庆威提出的“生活费危机”动议,也有如此遭遇。毕丹星在发言提出动议后,接着发言的人民行动党议员连荣华(武吉班让区)参与辩论时要求修改动议。

由于更动有三处,与原意已大不同,毕丹星要求国会议长谢健平评断,这是否构成对原动议的显著修改。谢健平认为,连荣华的修改仍涉及生活费课题,因此仍在原动议的范围之内。

工人党的原动议是促请政府检讨政策,减轻新加坡人及他们的家人面对的生活费压力。修改后的动议删掉了“检讨政策”的部分,改为吁请国会承认“生活费是全球课题”、认可政府应“继续推行政策”,并强调在减轻生活费压力的同时,不损害我国财政可持续性或给后代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延伸阅读

行动党议员:对抗生活费上涨须依靠整个社会努力
行动党议员:对抗生活费上涨须依靠整个社会努力
延迟或取消上调消费税 会让所有新加坡人受负面影响
延迟或取消上调消费税 会让所有新加坡人受负面影响

在照顾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顾及子孙后代的福祉,是执政党管理我国财政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一贯理念。如连荣华所说,不论执政党或反对党,相信都不主张将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或是由政府完全承担照顾新加坡人这两个极端,而是要辩论如何在照顾当代和后代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但这个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局不断演变,当代是盛世或乱世,决定着天平倾向哪一方。每逢危机,政府必然要以当代人的需求为优先,拨更多资源扶持民众。

这种情况在冠病疫情期间最显著。冠病疫情被形容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正因它的影响如此严重和广泛,才促使政府从储备金提取近400亿元来给国家和人民渡过难关。

也因此,眼下由许多外部因素牵引的生活费上涨情况是否算得上是危机,不是单纯的用词问题,而会决定我们应拨更多资源给当代,或是还要为后代保障更不明确的未来。

星期二的辩论中,不只一名代议士对工人党动议中的“生活费危机”一词有意见。议员司徒宇斌(波东巴西区)说:“我看到‘危机’这个词,不禁打了个寒颤,因为我想,‘危机’一词代表着有人要建议动用储备金。”

对此,起身反驳的不是工人党,反而是在司徒宇斌之前发言的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他要求司徒宇斌澄清,他并没有建议动用储备金。

司徒宇斌澄清,梁文辉是没有具体提到要动用储备金。“但我想,你有意指我国储备金相当雄厚,听你这么说,我就开始打哆嗦了。”

司徒宇斌“不寒而栗”的反应,显然是在挖苦反对党轻言我国身处“危机”,是在打国库的主意。

官委议员李坚辉也不同意用“危机”来形容当前的生活费上涨。他说,“危机”让人联想到无法克服的挑战和迫在眉睫的危险,必须慎用和定义这个词。他也认为,应以清醒的视角来分析和处理生活费课题,而不是被“危机”一词所触发的恐慌视角。

面对这些反对声音,工人党议员既没接招,也没改变用词,或许显示他们有信心相当一部分民众认同“生活费危机”这个表述。不过,对于是否打国库的主意,毕丹星总结辩论时,强调工人党虽反对连荣华对动议的修改,但对于其中有关财政可持续性的修改并没有强烈的异议。

他说:“仔细研究我们今天的建议会发现,它们既不损害我国财政可持续性,也不会给后代造成不必要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