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厅里的游戏机获得灵感,来自南侨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凭借倡导人们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蹦跳问答游戏机模型,夺得全国小学设计思维挑战赛前三强。

为从小培养本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新加坡福建会馆星期五(11月10日)举办第二届全国小学设计思维挑战赛(National Thinkers Challenge)。在大决赛现场,15支晋级队伍带着制作完成的模型作品,向评委展示构思与制作过程,以及最终作品的应用场景。

今年的比赛鼓励学生将科技和健康议题结合,在老龄化日益普遍的当下,通过创意和巧思,将新兴科技用于改善年长者的居住环境,倡导人们健康生活。

卫生部长王乙康出席下午的比赛颁奖典礼,认真聆听获奖队伍的作品演示,并为优胜队伍的每一名学生颁发奖杯和奖牌。

他在致辞时说:“学生们在台上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的老师在技术和演讲方面都把你们教得很好。”

科技与公共卫生不易相融 协同创新日益重要

王乙康指出,在下一代身上,他观察到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领域的比赛中,男女比例越来越平衡。“我真的希望随着你们的成长,我们会看到同等数量的男性和女性进入这个领域,因为你们都一样有热忱和潜力。女孩们,别忘了,你们也适合理工科。”

他也指出,要将科技和设计思维融入公共卫生并不容易,但大家依然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医生通常都是单打独斗的专业人士,但是现在同时患有几种疾病的患者也在增加,所以协同创新变得很重要。”

前三强学生来自 南侨乐赛育民小学

今年主办方共收到来自37所学校的66份参赛提案和作品模型,最终获得前三强的学生来自南侨小学、乐赛学校,以及育民小学。同时,比赛颁发最可行与可持续发展奖、最具创意奖等五个奖项。

南侨小学参赛队伍的参赛模型是鼓励人们多运动的益智问答游戏机,答题时,玩家站在圆形小蹦床上,跳起来去触碰选项。题库还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根据答题情况出题。

詹丝媛(11岁)受访时说:“刚开始我们有了初步构思,但不确定要怎么让游戏吸引人,后来向老师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成功做出了这个游戏。”

来自乐赛学校的学生则利用科技,制作出一款人工智能按钮,帮助年长者监测心率。

张歆墨(11岁)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我拿了奖牌,而是我知道了坚持下去,不放弃的精神有多么重要。只要一直努力,不要放弃,我们一定能成功。”